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77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382篇
机械仪表   65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冶金工业   81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西宁特钢采用60 t Consteel电弧炉-60 t LF(VD)-700 kg铸锭工艺生产60Si2CrVAT弹簧钢(%)0.56~0.64C,1.40~1.80Si,0.90~1.20Cr,0.10~0.19V,≤0.020P,≤0.020S.Consteel电弧炉偏心底出钢留渣作业,熔炼温度控制在1 560~1 590 ℃,冶炼全过程泡沫渣长弧操作,可使电弧炉出钢时钢水中磷含量≤0.015%,LF精炼时加铝脱氧,氩气搅拌,控制钢中全铝含量为0.025%~0.050%,并经VD处理使钢中氧含量达(9~12)×10-6,氢含量为(0.6~0.9)×10-6.检验结果表明,钢中A细类夹杂≤1.0级,B细类夹杂为0.5级,其余为0级.  相似文献   
5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a-RE复合处理对钢中硫化物夹杂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在低硫钢中仍有较好的脱硫效果,能有效地去除硫化物夹杂,并充分变质钢中残留的硫化物.  相似文献   
53.
在高锰钢铸件的生产中,当化学成分,铸造工艺和水韧处理相同或相近时,熔炼工艺将影响铸件的废品率和使用寿命。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以熔炼工艺为切入点,提高冶金质量,提高夹杂物级别,取得一些成效。现把熔炼工艺着重点介绍如下。 1.熔炼工艺着重点 (1) 熔炼 设备采用GW-1-500J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采用碱性炉衬。当用酸性炉衬熔炼高锰钢时,炉衬腐蚀严重;不氧化法,即重熔法能  相似文献   
54.
钢锭中的外来夹杂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夹杂,少数属于金属夹杂.在钢锭中的分布没有规律,此类夹杂物在钢中存在破坏钢锭基本组织的均匀性,连续性,在以后的加工成材时,热处理时,即在外力的作用下,就成了钢的疲劳破坏的根源.  相似文献   
55.
对不同O,N和Ni含量的0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进行了1200℃,4道次热轧实验.利用OM,SEM和EBSD观察分析了实验钢的组织和夹杂物.结果表明,低O,N和Ni含量的实验钢热轧塑性良好.O含量为0.0059%的实验钢中夹杂物主要为Al2O3和MgO·Al2O3,分布于晶粒内部,未对热塑性造成不良影响.O含量为0.038%和0.046%的实验钢则发生了轧制边裂,开裂处为a/g相界,相界内的大颗粒Cr2O3和MnO2夹杂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其中O含量较低(0.038%)的实验钢,由于N和Ni含量过高,使钢中g相体积分数在热轧状态时高达60%.过多的g相降低了g晶粒内部的总应变量,使其不足以发生再结晶软化,最终造成更严重的热轧开裂.  相似文献   
56.
河钢宣钢为进一步提高72A产品质量,与国内某先进生产厂(以下简称M厂)产品进行了全面对比,通过分析钢的化学成分、气体含量、夹杂物尺寸以及组织和性能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满足国内某知名加工企业(以下简称N企业)要求。  相似文献   
57.
通过宏观观察、光学显微分析、电镜扫描等分析手段对0Cr17Ni4Cu4Nb零件端面黑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点缺陷的显微组织存在异常,与基体组织存在轻微的过渡层,缺陷周围不存在氧化及脱碳现象,导致零件产生黑点的原因为电渣重熔过程中产生了异金属夹杂。  相似文献   
58.
《铸造技术》2016,(6):1285-1289
通过对某涡轮泵壳体涡道内腔"黑线"缺陷进行成分及组织分析,确认为氧化铝夹杂。应用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氧化膜的破碎卷入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氧化膜夹杂的形成和分布受壳体铸件的结构特点影响和决定,高压腔涡道顶部出现"黑线"是个普遍现象,不可避免。提出一种控制充型合金液温度来控制"黑线"的长度和深度的方法,达到控制"黑线"缺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坩埚起吊时间控制及浇注温度的保证,壳体黑线氧化膜夹层数量及长度大幅减少,通过挠削等方式即可消除,使壳体"黑线"报废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多个有超标缺陷的碳锰钢轴锻件进行解剖分析,断定缺陷是由以MnS为主的非金属夹杂物造成的。研究冶炼工艺、浇注方式,优化工艺方案后,锻件超声检测合格率大幅提高,锻件内部纯净度改进明显。  相似文献   
60.
为找出厚规格调质高强度船板心部冲击不合格的原因,通过光谱仪、显微镜、SEM EDS能谱仪等仪器,对心部试样的成分、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心部冲击不合格的原因是中心偏析带上存在大尺寸MnS夹杂与Nb、Ti的夹杂物,以及较多Al2O3夹杂和Mg、Ca等外来夹杂物。分析认为,通过提高钢水洁净度,避免钢水二次氧化污染,控制钢包炉(LF)精炼周期与操作,降低钢水过热度,优化电磁搅拌和轻压下工艺,采用堆垛缓冷等措施,可以提高铸坯内部质量,减少中心偏析和夹杂,同时通过适当优化铸坯加热、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心部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