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4篇
  免费   849篇
  国内免费   426篇
电工技术   22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15篇
化学工业   187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47篇
建筑科学   854篇
矿业工程   133篇
能源动力   285篇
轻工业   109篇
水利工程   4297篇
石油天然气   326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8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顺利开展城市河道污染整治工程,有效控制河道底泥引发的二次污染,研究河道底泥污染特征并分析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台州安溶泾河道底泥检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底泥重金属含量、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生态风险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这4种重金属污染严重;从流域上看,主要污染区域为安溶泾上游段、2条支流段和支流与干流交汇处;从河道纵剖面上看,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超标重金属浓度普遍降低;Cu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严重,且在安溶泾上游段源头、2条支流及支流与干流交汇处底泥Cd和Cu的受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基于集合建模思想,在水体光谱特征分析与敏感波段选择基础上,集成多种遥感反演模型优势,构建了河流水体浊度多光谱遥感联合反演模型(Combined Model-BP,CM-BP)。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为研究区,利用2012—2013年原位观测数据,以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国产卫星数据作为多光谱遥感数据源,测试评估了CM-BP浊度遥感反演模型适用性,并与传统波段组合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基于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浊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集合建模思想构建的CM-BP模型的反演精度、适应性及稳定性均高于波段组合模型;从光谱分辨率、时空分辨率等角度考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高分一号卫星、资源三号等国产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是河流水体水质反演优选数据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满足河流水体水质高精度、实时性与大尺度等遥感反演需要,为河流水环境监测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洞庭湖区三口水系分流量的持续减少和三口水系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三口水系的生态流量严重不足。基于洞庭湖区三口水系的主要水文站2003—2018年逐日平均流量和1973—2002年逐月平均流量数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不同水文学法的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得出逐月和全年的生态基流推荐值,并分析其保证率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江口站、沙道观站、弥陀寺站、康家岗站和管家铺站的全年生态基流分别为208.18、49.44、75.39、2.52、93.94 m3/s,全年生态基流保证率分别为84.83%、37.52%、51.88%、21.84%、42.60%;各水文站汛期的生态基流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8月份、9月份和6月份依次递减,汛期的生态基流及其保证率明显高于非汛期。研究提出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可为洞庭湖区三口水系的水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模型试验中冲刷地形测绘装备相对落后,致使桥墩周围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无法实时获取,冲刷动态发展过程及机理的模型试验研究工作难以开展。研制了一种模型桥墩局部冲刷瞬时地形数据等值线自动绘制装备,并利用室内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了各组成的性能指标,量化了绘制装备的设计参数,分析了监测系统在模型应用中的测绘精度及在工程原型中的适用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该装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制作成本较低,精度及灵敏性较高,能够快速获取动态过程中局部冲刷瞬时地形等值线,适用于局部冲刷发展影响流场特性研究中的水下地形快速测绘,也可按放大比尺制作成型后应用于涉水建筑物周围水下地形监测。  相似文献   
85.
赵诣 《水资源保护》2021,37(4):117-120
为分析新型低毒有机磷杀虫剂“1%双硫磷颗粒”投放对河道水质的影响,设置不同药剂投放浓度和不同反应时间的室内试验,以TP、NH3-N及S2-为目标因子,分析该药剂投放后水体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组水样中S2-质量浓度均小于0.02 mg/L,NH3-N质量浓度处于0.029~0.036 mg/L之间,均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不同浓度药剂投放1 h后,水体TP质量浓度已达到稳定状态,且在60 h内均保持稳定,药剂投加量与水体TP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5);不同处理组的药剂在水体中的TP释放量无明显差异,均在1.06~1.30 mg/g之间。“1%双硫磷颗粒”推荐适宜投放量不会使河道水质恶化到劣Ⅴ类,但增加药剂投放量会增加水体TP污染及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86.
河流生态修复的国际经验及对长江大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长江大保护,针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修复的需求,梳理了美国杜瓦米什河、欧洲莱茵河和德国德莱萨姆河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重视立法和标准化建设,严格制度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全民参与等;分析了长江大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完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不足,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修复工作难点较多且科研能力薄弱,社会力量参与长江生态修复的主体意识不强;提出了长江流域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创新技术、立体宣传。  相似文献   
87.
改进计算生态基流的逐月保证率设定法以适用于南方季节性缺水河流。构建逐月保证率设定模型,综合分析各类影响设定保证率因素,构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耦合AHP与熵值法求解指标组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求评价值,并通过对比Tennant法、年内展布法等耦合最终适宜生态基流过程。以秦淮河流域为例,将计算结果与传统逐月保证率设定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88.
水电站厂房生活给水系统应能够可靠、高效地为厂内工作人员提供满足要求的生活用水。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二期厂区附近均无可用的市政供水管,无法依靠市政供水系统为厂区提供生活用水。以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二期厂房生活给水系统设计为例,提出了针对远离城镇,无市政供水情况下,水电站厂房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的要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89.
以宁波甬江流域感潮河段所建工程群为研究对象,基于Delft3D数学模型开展了典型洪潮条件下桥梁和码头群对河道行洪的累积影响研究,对比分析单类工程群和两类工程群对河道洪水位和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桥梁和码头群对河道行洪存在累积影响,位置集中在宁波大学上游的甬江、奉化江和姚江河段;在两类工程群单独作用下均存在水位(流速)增加或减小的区域,桥梁和码头群的联合作用使得水位(流速)变化幅度更大,但不是两类工程群影响幅度的简单叠加;在两类工程群单独作用下水位(流速)变化相反的区域,桥梁和码头群的联合作用下水位(流速)的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90.
为保障妫水河入官厅水库入流水质达标,分析水质成因,分步制订水质改善措施。采用MIKE21耦合植物作用的Ecolab生态水质模型,对妫水河下游入官厅水库断面至东大桥断面、支流三里河水域进行模拟。通过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数据及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流域上游来流水量及水质、区间污染源及河流湿地等自净作用是影响官厅水库入流水质的主要原因,其中:妫水河入流污染负荷对水库入流水质贡献率最大,丰枯水期氨氮、总磷和总氮的贡献率分别为18.32%~45.76%、9.31%~31.17%和29.34%~67.56%;区间入河污染源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19.41%、31.31%和24.94%;丰枯水期河道自净对氨氮、总磷和总氮削减率分别为44.85%~61.29%、51.40%~77.92%和8.40%~23.06%。为改善官厅水库入流水质,在流经城市区的妫水河下游及三里河修建了河流湿地公园,对区域污染源进行截污,使得入库水质可达到Ⅲ类水。为长远确保官厅水库的水质,控制来流水质和加强流域治理是关键,同时营造岸带湿地,对水质改善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水库污染防治及负荷量削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