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65篇
  免费   8892篇
  国内免费   5522篇
电工技术   454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527篇
化学工业   2503篇
金属工艺   979篇
机械仪表   3552篇
建筑科学   1935篇
矿业工程   1000篇
能源动力   509篇
轻工业   4142篇
水利工程   426篇
石油天然气   4891篇
武器工业   786篇
无线电   107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97篇
冶金工业   687篇
原子能技术   481篇
自动化技术   21517篇
  2024年   352篇
  2023年   1410篇
  2022年   2402篇
  2021年   2615篇
  2020年   2527篇
  2019年   1977篇
  2018年   1683篇
  2017年   2160篇
  2016年   2348篇
  2015年   2657篇
  2014年   4105篇
  2013年   3604篇
  2012年   4443篇
  2011年   4693篇
  2010年   3529篇
  2009年   3408篇
  2008年   3476篇
  2007年   3808篇
  2006年   3130篇
  2005年   2630篇
  2004年   2012篇
  2003年   1668篇
  2002年   1237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556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354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化探测试指标受到不同的因素干扰,所以不同介质样品的应用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介质样品特点,分别采集海底沉积物、底部海水和低空大气3种介质样品,并采用在海底沉积物柱状样不同深度部位取样的立体取样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对不同介质和深度样品的多项化探指标互相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可以抑制干扰因素的影响,为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依据。运用该方法在北黄海盆地油气勘查中进行初步尝试,并据此划分了三级化探异常区,提出了有利的含油气远景区,均与已知油气区和区域地质分析的结果相符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蜡油或常压渣油等重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CPP,ARGG FDFCC和TSRMP;还介绍了利用富含烯烃的混合碳四和催化裂化汽油等轻质原料的增产丙烯技术OCP,Propylur,Superflex,OCT,Meta-4和BASF公司的丁烯歧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3.
康传鹏 《石油仪器》2006,20(1):53-55
文章通过对时差式超声波流量检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过零检测技术及积分法的信号处理方法,避免了繁琐的信号处理,降低了整机功耗。结合工作时序的设计,提出了实现低功耗超声波液体流量检测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原油罐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罐区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认真考察、对比,在石西集中处理站原油罐区安装了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的传感信号是光的波长变化,传感器及其探测系统是靠光缆连接而进入被测现场,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绝缘性、高抗电磁干扰性、防潮耐蚀、寿命长等其他传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运行效果.该系统在石西集中处理站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5.
汽油烃类族组成测试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爱荣 《石化技术》2006,13(3):37-41
介绍了使用荧光指示剂吸附色谱法、多维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近红外光谱快速法的分析特点以及三种方法在汽油族组成测定中的应用,并就三种方法对同一试样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找出各种测定方法容易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76.
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典型反转构造地震剖面,分析了断层型和褶皱型两类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上下皆正断层型和向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轻微;上逆下正断层型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中等;上下皆逆断层型和背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强烈。分析了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处于轻微反转程度的上下皆正断层型反转和向形褶皱型反转,以及处于强烈反转程度的上下皆逆断层型反转和背形褶皱型反转不利于油气聚集;处于中等反转程度的上逆下正断层型反转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类型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77.
在压力高达1—3GPa、温度为400—700℃的条件下,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了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了实验产物中液态烃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压力、温度及恒温时间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模拟液态产物氯仿沥青“A”的有机碳含量为0.91%-2.55%,2GPa条件下其高峰值后移至700℃,说明高压抑制了液态烃的生成,同时压力升高有利于有机质降解产物的环化、聚合和芳构化。在400—600℃条件下,温度升高或恒温时间增长,OEP和Pr/Ph值均减小;而在700℃的恒温条件下,压力增高,OEP和Pr/Ph值均增大。说明有机质的成熟度与温度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而压力增加抑制了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在高压条件下,芳烃演化的主要趋势是甲基化作用,压力升高有利于甲基化反应和甲基重排。  相似文献   
78.
反凝析现象对雅克拉凝析气处理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晓春 《天然气工业》2006,26(6):134-136
雅克拉凝析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境内,它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探明并投入开发的最大凝析气田,采用衰竭式开采。通过对井口物流的相态研究,认识了凝析气的反凝析规律,采取了提高凝析气中C3收率的方法,以确保外输干气的烃露点达到管输要求,并提高该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在工艺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多种工艺方案比选,确定选用膨胀机进口压力为6.0 MPa的膨胀机制冷工艺, C3收率达到92%以上,外输干气烃露点满足管输要求。  相似文献   
79.
廊固凹陷大兴断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廊固凹陷断裂系统复杂,其中大兴断层是中西部的控盆边界断层,它通过对凹陷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的控制进而影响整个凹陷的油气分布。从区域构造背景和盆地的沉积演化角度,按不同段落断裂展布的方向、产状的陡缓、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不同层段物质组份的差异,将大兴断层划分为4段: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和南段,各段又可进一步分为上下不同的两段。各段断层的结构、形态、伴生构造、活动时间等都存在较明显差异,通过控制物源而控制沉积相的展布、储层物性和生储盖组合。相应的伴生构造和沉积物发育特征导致构造、构造-岩性组合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北段下段、中北段下段近湖一侧是廊固凹陷中西部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中北段上段发育的生物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0.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应避开高压水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尔凹陷下白垩统(K1)存在下沟组和赤金堡组2套源岩,目前它们已到成熟阶段。凹陷东侧长沙岭构造在下白垩统下沟组和赤金堡组储层中也发现油藏,但主要分布在高压水层的顶部及下部,而高压水层段存在良好的储层,并未发现油气。文章根据高压水层段的储层荧光特征,通过储层烃与源岩的对比,分析了下白垩统高压水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水层段,储层荧光弱,储层抽提物特征既不同于赤赤金堡组源岩,也不同于下构组源岩,为就近捕获的产物;高压水层未发生大规模的油气运移,其形成时间早于油气运移的时间。建议该区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应避开高压水层,选择凹陷附近的圈闭、高压水层以下的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