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143篇
化学工业   1282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9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9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囊材,以三氟氯氰菊酯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微胶囊。考察了壳芯质量比、温度、搅拌速度、对包药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2.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膨胀计法测定共聚反应速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的提高,共聚反应速率增大。建立DMDAAC与A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690 2[M]1.336e^-8 244/T,测得该共聚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54 kJ/mol;DMDAAC和HE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1.089 0[M]0.833e^-12 255/T,该共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01.89 kJ/mol。  相似文献   
43.
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氯矿物中微量硝酸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于测定硝酸根的方法较多,但对于含氯矿物中微量硝酸根的测定新方法尚未见报道。基于在硫酸介质中,硝酸根对靛蓝二磺酸钠的氧化作用,使靛蓝二磺酸钠发生褪色反应,而且褪色程度与硝酸根含量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氯矿物中微量硝酸根的新方法,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硝酸根在0~1.2μg/mL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5.3×103L/(mol.cm),标准偏差S=0.003 87(RSD,n=6);平均回收率可达99.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含氯矿物中微量硝酸根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4.
本采用阴-阳离子两相滴定分离与酸碱滴定的两步法来分析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及含此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中二钠盐含量,克服了二钠盐不易溶解及排除了Na2CO3,STPP水玻璃,CMC等碱性助剂对酸-碱滴定的干扰,回收率在96%~104%之间。  相似文献   
45.
以杯[4]芳烃磺酸钠为催化剂,以乙酸与正丁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产品进行折光指数检测。结果表明,杯[4]芳烃磺酸钠作为催化剂,乙酸物质的量为0.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质量为1g,反应时间为4h时,酯化率可达81.41%,杯[4]芳烃磺酸钠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46.
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来提升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和转化率是提高水合物技术经济价值的主要方法。因为泡沫过多不利于生产,低起泡性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在水合物技术领域具有很好应用的潜力。本文根据对含PSS体系的水合物生成热力学研究,提出了乙烯-PSS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模型以定量描述PSS对水合物的热力学影响,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水合物的热力学临界生成压力:平均相对误差为1.1%,最大相对误差为3.8%。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在PSS存在的情况下,PSS初始浓度和热力学推动力对Ⅰ型水合物的生成速度、最终转化率(水合物生成结束时的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SS对Ⅰ型水合物的热力学负面影响很小。PSS使水合物的最终转化率由59.6%±1.9%提升到80%以上,并使水合物的生成速度显著提升。当PSS初始浓度或压力低于特定值时,提高PSS初始浓度或压力可有效提升水合物的生成速度和最终转化率;但PSS初始浓度或压力高于特定值时,提高PSS初始浓度或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度和最终转化率的提升效果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控制烷基磺酸钠型砂的混砂工艺、配制要点及保存使用等控制要点,并就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8.
用低功率、高频率的超声波对水溶液中的聚苯乙烯磺酸钠进行降解,研究溶液浓度、pH值等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用凝胶色谱法测定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用红外光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降解过程中的产物结构变化,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进行捕捉,证实降解反应经历了自由基历程。  相似文献   
49.
通过在聚氨酯泡沫发泡过程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同时利用次磷酸铝(AHP)和膨胀石墨(EG)作为协效阻燃剂,通过“一步法”制备出具有阻燃性能的木质素磺酸钠基聚氨酯泡沫材料(PUF).首先借助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对制备出的协效阻燃型PUF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利用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测试(CONE)两种仪器对阻燃PUF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进行探究分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燃烧后的残炭的微观照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SLS的加入比例为原料总质量的4%(质量分数),AHP与EG的协效比为1∶4,两种协效阻燃剂的共同加入比例为30%(质量分数)时,生物质基阻燃PUF材料的LOI值增加到31.6%,协效阻燃剂的加入改善了PUF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从而使得材料的阻燃性大幅度增强。  相似文献   
50.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结果表明,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原料可较顺利地合成N aAM C14S,其K rafft点为22℃,25℃下CM C为9.2×10-4m o l.L-1,且CM C随温度变化很小,25℃的表面张力为48.2mN.m-1,表明N aAM C14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