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0篇
  免费   1411篇
  国内免费   950篇
电工技术   455篇
综合类   1484篇
化学工业   104篇
金属工艺   1072篇
机械仪表   3227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252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116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195篇
无线电   5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1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575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rain science and robotics have made gigantic advances in their own field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have generated several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ields. First, in the ‘understanding the brain by creating the brain’ approach,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models have been applied to many robotics problems. Second, such brain-motivated fields as cognitive robotics and developmental robotics have emerged as interdisciplinary areas among robotics, neurosci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humanoid robots. Third, in brain–machine interface research, a brain and a robot are mutually connected within a closed loop.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of these thre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and their recent progress. Then, we introduce recent efforts to reintegrate these research fields into a coherent perspective and propose a new direction that integrates brain science and robotics where the decoding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brain, robot control based on the decoded information and multimodal feedback to the brain from the robot are carried out in real time and in a closed loop.  相似文献   
12.
针对爬壁清洗机器人越障时,负压装置的吸附力下降导致吸附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旋翼负压混合吸附工作的多边形履带清洗机器人,并对爬行稳定性及越障性能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机器人爬壁的运动原理,建立机器人沿玻璃幕墙上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电机理论驱动力矩;其次分析机器人在跨越障碍过程中的运动模型,结合与壁面接触的实际受力状态,对越障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本体倾翻、滑移两种失效形式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然后根据玻璃幕墙实际的障碍高度,确定多边形履带的参数和理论驱动力矩的大小,并研制了实验样机进行爬行和越障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新模式及新装备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型复杂构件是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等领域装备的核心结构件,此类构件通常具有尺寸大、形状复杂、刚性弱等特点。传统“分体离线加工-在线检测”模式存在工艺不稳定、过程复杂、柔性差、周期长等问题,以龙门式多轴数控机床加工为代表的“包容式”加工模式,难以适应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加工制造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移动式和吸附式机器人的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新模式,通过多机器人系统自主寻位、精确定位加工与加工质量原位检测,实现大型复杂构件多安装面并行铣削、制孔与打磨等作业。多机器人系统包括移动式混联机器人、吸附式并联机器人、移动式串联铣削机器人、移动式双臂加工机器人和移动式打磨机器人。构建多机协同原位加工模式,需要揭示多机器人协同原位加工行为与大型弱刚性结构件质量控制的交互机理,面临着本体、测量、工艺和集成四个方面的挑战,需要设计高灵活、高刚度的移动式和吸附式加工机器人,解决移动机器人自主准确寻位和超大结构件原位高精检测难题,攻克加工变形误差在线补偿和振动抑制技术,通过集成实现多机协同高效高精加工,为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质量制造提供创新技术及装备,并实现此类构件制造核心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基于人机接触力的人体主动参与程度评估模型,用于康复机器人应用中的主动康复训练。通过人体的肌电信号得到肌肉活跃度,确定肌电信号与人体参与度的关系。分析这一过程中人机接触力的变化,将腿部力信号平均值以及腰部力信号方差作为模型输入,对基于肌电信号的参与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基于力信号的参与度模型,使用肌电信号参与度模型对力信号参与度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避免了肌电信号采集时干扰较大且准备工作繁琐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mbodiment and physical presence were explored through a survey of 33 experimental works comparing how people interacted with physical robots and virtual agents.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quantitative effects demonstrated that robots were more persuasive and perceived more positively when physically present in a user׳s environment than when digitally-displayed on a screen either as a video feed of the same robot or as a virtual character analog; robots also led to better user performance when they were collocated as opposed to shown via video on a screen. However, participants did not respond differently to physical robots and virtual agents when both were displayed digitally on a screen – suggesting that physical presence, rather than physical embodiment, characterizes people׳s responses to social robot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sponse to physical and virtual agents and for methodological desig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宇欣 《信息技术》2006,30(6):108-111
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路径规划技术,它分为基于模型的环境已知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基于传感器的环境未知的局部路径规划。综述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富胜 《机器人》1994,16(1):20-23
本文研究以PWM装置供电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用8098单片机实现模控制结构控制器,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有良好的性能。文1研究了机器人单关节电机驱动的控制问题。采用该法可减少受系统参数和负载力矩变化的影响,本文用模控制结构方法来处理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明,所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参数在100倍范围内变化时,系统都有很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与控制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新华  曹作良 《机器人》1994,16(4):215-218
本文首先对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运动学模型与控制结构图,然后采用时域分析法对此系统进行了校正,最后通过对此系统的仿真与时测实验,对各校正环节的参数进行了整定。  相似文献   
19.
使用遗传算法的迷宫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素珍  土屋喜一 《机器人》1994,16(5):286-289
本文试用遗传计算及决策制定方法来实现机器人有认识迷宫意向的能力,这里“意向”是指遵循对迷宫特有的路径规则所出的决定,令机器人在两个相对的迷宫中行走学习,一个迷宫路径是基于同样的意向,另一个则基于不同的意向,研究结果确认了已达成的意向学习。  相似文献   
20.
 研究开发出一种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系统,可以应用于诸如火灾现场的修复作业等广阔的领域.该系统由伺服控制的工程机器人、2根从远处操纵工程机器人的操纵杆、视频系统和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组成.操作者坐于座椅上,座椅固定于运动模拟器的上方. 该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操纵者高质量地获得工作现场的临场运动感觉. 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临场运动感觉反馈方法,其信号源来自工程机器人上安装的6个加速度传感器. 该方法的有效性已为实验所证明,即应用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不但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单个自由度的运动:滚动、俯仰、转动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的平移,而且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的各种复合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