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60篇
  免费   15064篇
  国内免费   9612篇
电工技术   15418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12360篇
化学工业   3331篇
金属工艺   1900篇
机械仪表   5437篇
建筑科学   4194篇
矿业工程   2550篇
能源动力   2042篇
轻工业   1314篇
水利工程   2066篇
石油天然气   1772篇
武器工业   1612篇
无线电   268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20篇
冶金工业   1494篇
原子能技术   264篇
自动化技术   42662篇
  2024年   603篇
  2023年   2118篇
  2022年   4081篇
  2021年   4527篇
  2020年   4561篇
  2019年   3339篇
  2018年   2814篇
  2017年   3346篇
  2016年   3530篇
  2015年   4197篇
  2014年   7092篇
  2013年   6195篇
  2012年   8206篇
  2011年   8486篇
  2010年   6560篇
  2009年   6891篇
  2008年   7037篇
  2007年   7974篇
  2006年   6676篇
  2005年   5948篇
  2004年   4889篇
  2003年   4360篇
  2002年   3357篇
  2001年   2894篇
  2000年   2323篇
  1999年   1864篇
  1998年   1357篇
  1997年   1049篇
  1996年   868篇
  1995年   636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中国沿海城市深受全球化与地方化双重影响,城市演化动力发生了巨变。学界有关全球化或地方化视域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研究表明:(1)全球/地方化视域城市发展研究视角趋向于微观化,研究切入主线是城市体系、产业与企业,研究存在全球化转向地方化视角,区域经济宏观分析转向城市个体产业微观剖析,单一经济关系转向多重属性。(2)形成了全球化进程城市体系-产业生产网络-跨国公司网络驱动中国沿海城市竞争格局与演化机制,以及地方化抗争全球化所催化的城镇密集区成长-产业集群根植性-中小企业网络发展机制。(3)重视以全球-地方化视角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行为与网络,尤其关注全球化跨国企业、地方化企业与产业集群的角色与效用发挥机制;全球化视角认为嵌入世界生产网络重构城市体系,推动城市趋向新形态是全球化主线;地方化视角认为构建区域城市集合体、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根植区域发展,可通过区域管理多样化提升地方的国际竞争力与生产网络话语权,进而谋取世界城市体系中更高能级。(4)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发展具有不同的研究路径,两者在"自由市场化"以及"市场+政府主导"原则下选取不同博弈行动策略,导致了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博弈过程,博弈模式呈现动态博弈,帕累托上策均衡策略选取遵循市场经济主导、行政管理辅助、微观要素依赖原则。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弧垂在计算过程中易受测量数据(温度、风速、档距等参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预处理的PSO-BP神经网络弧垂预测模型.对收集数据中部分样本缺失的情况,使用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对不平衡样本进行合成;构建PSO-BP神经网络用于弧垂预测,使用不同工况条件的数据训练网络,实现弧垂预测的目的,并将网络的性能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弧垂值预测后所得的误差绝对值显著降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加快训练速度、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3.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会对部分仪器镜头造成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数据缺测.针对能见度数据缺失问题,本文选用安徽部分气象站的历年数据,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筛选出与能见度密切相关的其他气象要素,通过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单一预估方法预估不同地形的能见度缺失值,然后采用最优权重组合将两种方法预估的能见度值进行组合,并与单一预估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方法的预估结果误差均值小、整体准确度高,可以保证台站观测资料的完备性,为短时天气预报、实况分析和气象公共服务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端射阵天线由于阵元间距较小,容易造成能量耦合引起互耦效应,进而影响天线增益和空域导向矢量等参数以及后续的杂波抑制性能这一问题,首先利用互阻抗法和等距离环地面散射单元积分法,建立了互耦条件下的端射阵机载雷达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互耦效应对杂波特征谱和空域导向矢量等参数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内插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对杂波的非平稳性和空域导向矢量进行了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The flow of blasted ore during mining of moderately dipping medium-thick orebodies is a challenge. Selecting a suitable mining system for such ore bodies is difficult. This paper proposes a diamond layout sublevel open stoping system using fan blastholes with backfilling to mine such orebodie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e recovery and stope footwall dip angle, footwall surface roughness, drawpoint spacing and production blast ring burden were investigated. An ore recovery data set from 81 laboratory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s was established from combinations of the listed factors. Various modules in a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were compared, and an optimal network structure identified. An ore recovery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forecast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model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posed open stope mining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factor on ore recovery was studied. The study results were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at the Shandong Gold Group Jiaojia Gold M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 BPN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models for ore recovery prediction in the proposed mining system and f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uggested mining method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996.
作为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电力配电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实际情况来看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求专业人员提高对选线环节的重视,选择应用多种科学的选线方法以从根本上降低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风险。本文阐述了常见的几种故障选线方法,并就每一种线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以浆液循环泵运行情况作为工况划分条件,通过提出的灰狼优化(GWO)-BP神经网络(GWO-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针对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多模态在线优化模型组,分析了机组负荷、入口SO2质量浓度对出口SO2质量浓度变化量的影响,并利用某660 MW机组切换试验对该模型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机组负荷和入口SO2质量浓度增大,切换后出口SO2质量浓度变化量增大,该模型组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会对配电网的稳定造成影响。为此,针对光伏发电对配电网低压台区线损的影响,建立了电源接入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99.
风电功率预测对风电场安全平稳运行、电网调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指标选择不合理、预测精确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PCC筛选出与风电功率密切相关的3个指标,即电流、温度、风速,然后以这3个指标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对风电功率进行RBF样本训练与短期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的预测模型预测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能够满足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获得转速平稳、调节快速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输出,对BLDCM控制和驱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BLDCM的运行原理和转矩波动原因,并采用Buck电路直接驱动解决了转矩波动的问题。针对传统PID调速慢、精度低以及参数调节困难等问题,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PID进行参数调节。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调节速度快,控制过程中超调小,转速平稳,转矩波动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