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48篇
  免费   4456篇
  国内免费   2548篇
电工技术   349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102篇
化学工业   1941篇
金属工艺   1396篇
机械仪表   4270篇
建筑科学   2364篇
矿业工程   1872篇
能源动力   983篇
轻工业   1229篇
水利工程   1368篇
石油天然气   1037篇
武器工业   565篇
无线电   58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86篇
冶金工业   1556篇
原子能技术   612篇
自动化技术   2444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1850篇
  2022年   1794篇
  2021年   2016篇
  2020年   1645篇
  2019年   1800篇
  2018年   1015篇
  2017年   1324篇
  2016年   1433篇
  2015年   1554篇
  2014年   2213篇
  2013年   1710篇
  2012年   1972篇
  2011年   1803篇
  2010年   1610篇
  2009年   1584篇
  2008年   1668篇
  2007年   1472篇
  2006年   1204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固定频率波束可调的多端口微带漏波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崭新结构的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电控天线主波束逐级可调。在工作频率固定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双端口馈电微带天线上的中部馈电端口位置 ,使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方向发生偏移。仿真结果表明 ,当工作频率固定为 7GHz的情况下 ,在H平面上 ,主波束扫描范围可以达到约 48°~ 88°。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一种压电致动的阵列微喷,以面向吸入式药物治疗应用.该阵列微喷工作在器件的谐振点上,其工作性能决定于液体腔中的压力波的分布和大小.本文针对该类微喷建立了考虑压电-固-液耦合和压力波传播效应的等效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个器件的结构振动模态和压力驻波模态进行了分析.文章对不同振动模态下,液体腔中的声压力波分布以及对微喷设计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利用MAFIA软件对休斯结构的耦合腔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进行了模拟,同实验数据相比,其计算精度是令人满意的,从而为耦合腔行波管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一个便捷而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94.
油,水二相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正确模拟油藏中流体流动的动态过程,必须考虑由于注水和开采而引起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应力状态的变化和储集层变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由于这种问题的控制方程是三维非线性耦合方程,因此,很难模拟这种耦合作用。利用广义的Biot理论建立了一个完全耦合的数学模型,它描述可变形油藏中岩石变形和油水流动的这种相互作用。模型中假设岩石骨架具有弹塑性特性,流体是可压缩的。以岩石骨架位移和油水压力为未知变量所建立的控制方程,包括岩石骨架的平衡方程和流体(油、水)的连续性方程。所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在石油工程,特别是在油藏数值模拟中有广泛的应用。参8(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95.
考虑用激光器与调制器直接耦合以及耦合槽的影响,用散射矩阵法及二步等效反射率法,对沟槽耦合腔激光器的波长调谐和频率调制特性的分析表明,数学处理简单,物理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96.
一、引言从束流动力学的观点出发,对于粒子束在直线加速器中的运动,有两种主要的分析方法,也即粒子轨迹跟踪法及考察束流包络运动的方法。前者是通过解单粒子运动方程,跟踪大量的单粒子运动轨迹而后进行分析;后者则是通过解束流的包络线方程,根据束流包络的变化来进  相似文献   
97.
作大范围运动的空间桁架结构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高速大范围运动的弹性体,由于运动和变形的耦合将产生动力刚化现象,传统的动力学理论难以计及这种影响。本文在有限元方法中首次引入了单元耦合形函数(阵),以此将单元弹性位移表示为单元结点位移的二阶小量形式。利用几何非线性的应变-位移关系式,在小变形假设条件下确定了单元耦合形函数。在此基础上,根据Kane方程,运用模态坐标压缩,并通过适当的线性化处理,得到了一致线性化的动力学方程。编制了计及动力刚化的空间桁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仿真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和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优化设计线阵CCD驱动器模块的设计方案。设计出16档可变积分时间,五档可变驱动频率,具有行同步和采样同步脉冲输出的通用型驱动器模块。它容易与各种计算机接口,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谱仪器、精密尺寸检测仪器中。  相似文献   
99.
100.
科学CCD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CCD的过去、现状和未来1966年,飞利浦研究实验室向世界推出了排列成行的器件(BBD),这是一个重大发明。1970年,这种BBD器件经贝尔实验室改进后,便诞生了电荷耦合器件(CCD)。早期CCD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一,CCD必须与作为成象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