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49篇
  免费   10194篇
  国内免费   6924篇
电工技术   15903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13784篇
化学工业   16152篇
金属工艺   5729篇
机械仪表   10926篇
建筑科学   19203篇
矿业工程   5747篇
能源动力   3077篇
轻工业   16072篇
水利工程   5740篇
石油天然气   8936篇
武器工业   3792篇
无线电   278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907篇
冶金工业   3908篇
原子能技术   1077篇
自动化技术   27806篇
  2024年   1138篇
  2023年   4293篇
  2022年   3817篇
  2021年   4814篇
  2020年   4324篇
  2019年   5069篇
  2018年   2553篇
  2017年   3894篇
  2016年   5100篇
  2015年   6412篇
  2014年   12809篇
  2013年   9730篇
  2012年   11111篇
  2011年   11265篇
  2010年   10209篇
  2009年   11211篇
  2008年   13269篇
  2007年   11035篇
  2006年   8684篇
  2005年   9097篇
  2004年   7806篇
  2003年   6688篇
  2002年   5306篇
  2001年   4727篇
  2000年   3991篇
  1999年   3067篇
  1998年   2825篇
  1997年   2366篇
  1996年   2315篇
  1995年   1951篇
  1994年   1689篇
  1993年   1378篇
  1992年   1408篇
  1991年   1359篇
  1990年   1188篇
  1989年   1208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有效预测输电网系统在强风作用下的响应,并开展高效精准的性能评估,文章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风致易损性评估框架。以某具备健康监测系统的输电塔结构为例,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和重构,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建立荷载输入和响应输出的等效映射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生成灾害强度均匀的风场数据并由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输电塔关键杆件响应,计算不同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经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涵盖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有效映射复杂风环境下输电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提出的框架方法可以避免单纯通过数值模型制备大量动态响应数据,更高效地进行输电网系统风致易损性评估。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现有基于视频监控的人流量统计方案成本高、算法复杂且不利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局限性,利用毫米波雷达体积小、成本低、分辨率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时间点检测的人流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先获取人体目标散射点位置和多普勒频移信息来构成点云数据,然后根据多普勒频移正负来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并筛选具有高多普勒频移值的点云数据以降低干扰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在双时间点对特定区域内人员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双时间点之间所获取的点云数据聚类结果对所统计人员数据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匿名的方式以较高的正确率统计人员进出。  相似文献   
14.
15.
梁星  姚新改  李昂 《机电工程》2020,37(5):537-541
针对磁力滚压过程中载荷多变、接触应力不均的问题,对磁力滚压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液性塑料的不可压缩性、均匀传压的特点研发了一套新型刀具。基于Ansoft对系统磁路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确定了磁力滚压刀具的磁力线分布与单磁极平均径向磁力,结合ANSYS Workbench静态场仿真,验证了刀具结构的合理性;利用Fluent对液性塑料在预应力与载荷变化工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液性塑料的引入能使各滚珠滚压力在滚压过程中保持均匀分布,当工况变化时,在0.008 s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均匀传压;最后对新刀具的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内置液性塑料磁力滚压刀具加工,可使不锈钢管内壁R_a由0.828降低到0.187,粗糙度值与周向残余应力分布趋于均匀;该结果对提高长不锈钢管内表面加工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断关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研发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超高膨胀封隔器,该封隔器的支承环系统由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设计大幅减少了支承系统的构件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膨胀能力和额定压力。密封元件系统与增材制造支承环安装在一起,提供了极端膨胀比、零挤压间隙和对不规则孔的良好适应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径膨胀比高达111%,与常规封隔器相比,提高50%以上; 至少涵盖5种线重的套管(外径相同); 在148.89 ℃的温度下,密封元件能够保持压力68.95 MPa。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支承环概念、增材制造材料力学性能、密封元件系统优化和测试情况,以期给我国的完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完善。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化学课程教学在非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素质养成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学习进程的评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学班的整体成绩并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用车辆的排放情况备受关注。公交车辆由于具有近人群的特点,其排气污染物更具危害性。在对在用柴油公交车采用便捷式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进行整车测试时,发现普遍存在难以从OBD (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获取发动机运行参数的问题,导致采用功基窗口法难以评估车辆排放状况。为此,依据整车PEMS测试规程,对3辆柴油公交车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引入CO_2窗口法评估整车NO_x排放状况,通过与功基窗口法评估结果对比,确定CO_2窗口法符合性因子。结果表明,CO_2窗口法能够有效测量和评估在用车辆的排放,不再受制于OBD信息读取,更便于开展车辆在用符合性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