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5篇
电工技术   81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329篇
金属工艺   256篇
机械仪表   99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0篇
冶金工业   110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减小弹载光学系统支撑结构在服役温度下的热膨胀变形,选用纤维方向热膨胀系数小、可设计性强、比重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钛合金作为支撑结构主体材料。首先测定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的线热膨胀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热膨胀仿真分析方法,然后以轴向前端热膨胀变形量最小为目标、质量与基频为约束进行复合材料支撑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撑结构相较于钛合金支撑结构在50℃的均匀温升区间内轴向前端热膨胀变形减小87.8%,质量减小63.2%,基频提升了24.4%,满足了支撑结构对超低热膨胀、轻量化和动态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2.
布喇格光栅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布喇格光栅测温的新应用。将金属的热膨效应和布喇格光栅的弹光效应结合起来应用,提高布喇格光栅测温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设计出实用传感器的给出实验图表。  相似文献   
103.
以硝酸氧锆、钼酸铵和钨酸铵为原料,采用水合前驱物分解法合成了负热膨胀粉体立方相ZrW_(1.7)Mo_(0.3)O_8。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前驱体的晶化过程、产物的结晶度和形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合成出纯净的立方ZrW_(1.7)Mo_(0.3)O_8粉体,其负热膨胀系数为-6.16×10~(-6)K~(-1)。  相似文献   
104.
二维碳纤维/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膨胀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二维碳纤维织物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二维织物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使抗弯强度达到414 MPa,弹性模量达到59.65 GPa,并且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经向和纬向对称性;碳纤维织物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该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在20~200℃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仅为5.59×10-6/℃,明显低于基体镁合金.  相似文献   
105.
106.
研究了喷丸后单晶合金的表面完整性和高温缺口疲劳性能。喷丸后表面形貌采用白光干涉仪表征,扫描电镜,2个方向观察(平行于受喷表面和截面方向)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疲劳性能采用旋转弯曲疲劳模式表征。采用旋转弯曲疲劳极限表征了强化增益作用,并与喷丸显微组织建立联系。结果表明,在760℃到850℃区间,喷丸强化较原始加工状态的疲劳极限增益达到14.8%,主要原因是高密度的缠结位错、加工硬化和晶粒错配。此外,通过表面应力集中系数计算表明,即使在平均粗糙度Ra升高的基础上,喷丸强化后表面应力集中系数也降低。  相似文献   
107.
随天然气井开发趋于高温、高压,油气集输系统设计要求愈加严格。管道埋设深度是管道设计的基本参数,通常根据地质情况、地表荷载和经济成本等因素考虑取值。近年来,由于应力过高、形变过大等问题已对管道稳定造成了极大威胁,采取有效的手段缓解集输管道的应力问题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分析现有集输管道埋设深度的规定,结合集输管道轴向和纵向失稳规律,综合探讨了集输管道埋设深度设计思路,并通过典型案例计算对探讨内容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依靠规范设置的最小埋设深度不足以保证管道的轴向和纵向稳定性,文章提出的集输管道埋设深度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可为设计人员进行安全的集输管道设计提供实用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8.
精确掌握材料高温下的性能参数,对结构抗火设计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S30408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现有S30408不锈钢高温材料性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发现S30408不锈钢在同种条件下,相比碳钢具有较低的升温速率,且S30408不锈钢在600℃时仍能保持50%以上的强度与刚度。但不锈钢具有更大的热膨胀率,高温给结构的稳定性带来的威胁更大。其次,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常温及高温下不锈钢的本构模型,根据S30408不锈钢高温下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欧洲规范给出的建议值偏不安全,建议在不锈钢结构设计中采用Rasmussen模型,在结构抗火的数值模拟分析中采用Chen和Young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9.
基于Pro/E Wildfire 4.0进行热流道注射模具的设计,介绍了热流道模具的结构特点,详细论述热流道模具浇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热流道板加热功率计算、热流道板线膨胀量计算及在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0.
王同言 《陶瓷》2010,(12):58-58
答:1石膏粉产生热膨胀的原因(机理) 石膏粉与水混合后,发生放热化学反应: CaSO4·0.5H2O+1.5H2O→CaSO4·2H2O+Q 半水石膏 二水石膏 同时伴随着热膨胀的产生。其产生热膨胀的原因(机理)目前有以下两种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