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20篇
  免费   3296篇
  国内免费   1907篇
电工技术   3338篇
综合类   4822篇
化学工业   3373篇
金属工艺   1330篇
机械仪表   3103篇
建筑科学   7464篇
矿业工程   2152篇
能源动力   1700篇
轻工业   1346篇
水利工程   2588篇
石油天然气   2195篇
武器工业   389篇
无线电   32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54篇
冶金工业   1216篇
原子能技术   591篇
自动化技术   2565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038篇
  2021年   1174篇
  2020年   1312篇
  2019年   1421篇
  2018年   710篇
  2017年   1193篇
  2016年   1269篇
  2015年   1535篇
  2014年   2444篇
  2013年   2115篇
  2012年   2370篇
  2011年   2247篇
  2010年   2105篇
  2009年   2183篇
  2008年   2619篇
  2007年   2253篇
  2006年   1784篇
  2005年   1687篇
  2004年   1517篇
  2003年   1317篇
  2002年   1138篇
  2001年   1075篇
  2000年   902篇
  1999年   784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720篇
  1996年   713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390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332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复杂网络中的局部社团,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内聚系数的局部社团发现算法。该算法选取最大度节点作为起始社团,不断搜索其邻居节点,将满足条件的节点不断加入起始社团从而形成新的社团。在不同规模的真实网络数据集和人工合成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其他三种局部社团发现算法进行社团划分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短的运行时间内保持较高模块度来识别复杂网络中的局部社团结构,更适合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挖掘。  相似文献   
992.
汉语复句关系词是汉语复句在语表形式上的标记,是复句中标识关系的重要构件,在现代汉语复句研究领域起着关键作用。汉语复句关系词的搭配是指在汉语语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关系词形成的句法共现形式,它不仅影响着分句的语义,而且影响着复句层次关系的划分。该文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基于已获取的470个复句关系词构建了一个“现代汉语复句关系词搭配网络”。通过对该网络中的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和度分布等特征的统计,用来发现汉语复句关系词之间的搭配能力和搭配强度,这些结果能够帮助复句层次关系和复句逻辑语义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993.
文本相似度主要应用于学术论文查重检测、搜索引擎去重等领域,而传统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中的特征项提取与分词环节过于冗杂,而且元素的随机挑选也会产生权重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Jaccard系数确定文档相似度的方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各元素、样本在文档中的权重及其对多个文档相似度的贡献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Jaccard系数的文档相似度算法具有实效性并且能够得到较高的准确率,适用于各种长度的中英文文档,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文档间相似度计算不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音频率特征的中国朝鲜族语言、韩国朝鲜语和朝鲜朝鲜语方言的自动辨识方法。首先,选择具有良好区分度的基频移位差分系数作为三个方言的特征参数;其次,设计和采用了分层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进一步引入投票法确定最佳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取的特征参数具有良好的区分性和较强的稳定性,该文提出的方言辨识方法比传统的移位差分倒谱系数特征方法识别率高,可以有效解决朝鲜朝鲜语、韩国朝鲜语和中国朝鲜族语言的方言辨识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研究社区结构有助于揭示网络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而社区检测是社区结构研究的基础和核心。该文定义了一种聚集度桥系数,将其应用到社区检测中,设计出一种分裂社区检测方法,包括分裂和合并两个算法。分裂算法使用桥系数识别社区间边,通过迭代删除社区间边分解网络,从而发现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合并算法根据社区连接强度合并社区,可以揭示社区结构中的分层嵌套的现象。在六个社会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的将网络分裂为有意义的社区,并且准确性接近或超过经典的社区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满足温度传感器芯片对带隙基准源高性能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低温度系数带隙基准源。该带隙基准源利用电阻比值校正了一阶温度系数带隙基准电路的非线性温度特性,使得输出的基准电压的精度和温度系数有了很大提高。采用0.8μm BiCMOS(Bipolar-CMOS)工艺进行流片,带隙基准电路所占面积大小为0.04mm???2。测试结果表明:在5V电源电压下,在温度-40~125℃范围内,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为1.2×10-5/℃,基准电流的温度系数为3.77×10-4/℃;电源电压在4.0~7.0V之间变化时,基准电压的变化量为0.4 mV,电源调整率为0.13mV/V;基准电流的变化量为变化量约为0.02μA ,电源调整率为6.7nA /V。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点云配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涉及3维重建、目标识别、颅面复原等多个方面。颅骨配准是颅面复原的一个重要步骤,其配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颅面复原的结果。为了提高颅骨配准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颅骨点云模型配准方法。方法 首先提取颅骨点云模型的局部深度、法线偏角和点云密度等局部特征;然后计算局部特征点集的相关性,得到相关候选点集,并通过删减外点实现颅骨点云的粗配准;最后采用基于高斯概率模型和动态迭代系数的改进迭代最近点 (ICP) 算法实现颅骨的细配准。结果 通过对公共点云数据模型以及颅骨点云数据模型分别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局部特征的点云配准算法可以完成点云模型的精确配准,特别是对颅骨点云模型具有较好的配准效果。在颅骨细配准阶段,跟ICP算法相比,改进ICP算法的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分别提高了约30%和60%;跟概率迭代最近点 (PCP) 算法相比,其配准精度差异不大,收敛速度提高了约50%。结论 基于局部特征的点云配准算法不仅可以用于公共点云数据模型的精确配准,而且更适用于颅骨点云数据模型的配准,是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颅骨点云模型配准方法。  相似文献   
998.
赵楠  高嵩  宋晓茹  马贝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5):199-202, 206
车辆识别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车辆识别技术中,应用Dempster- Shafer证据组合规则融合冲突信息时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基于修正证据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系数确定方法,该方法从证据主元角度分析,确定各组证据主元,利用该主元求出证据相容度、可信度,进而确定证据权重系数;通过新的证据冲突衡量方法,确定冲突值,归一化权重,修正证据源,按ER规则融合各组证据对目标进行识别;仿真部分以实际路面车辆车型识别为算例,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有效地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减小计算复杂度,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提高20%。  相似文献   
999.
使用系数矩阵变换极性转换的MPRM电路面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布尔函数系统混合极性Reed-Muller(mixed-polarity Reed-Muller,MPRM)电路面积优化过程的时间,提出了能在任意极性值的MPRM间进行极性转换的系数矩阵变换方法.使用系数矩阵表示布尔函数系统,通过对系数矩阵进行分隔,使用置换和折叠操作完成MPRM极性转换以加快极性转换速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较大规模MPRM电路的面积优化算法,其中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极性空间搜索,并采用基于最短个体距离的适应度计算方法进一步缩短优化过程中的极性转换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MPRM极性转换方法相比,文中方法能够提高MPRM电路面积优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自适应学习的特点,对项目反应理论的参数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极大似然估算法计算学习者能力参数。并在分析自适应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构建该测试系统;并提出了测试系统中首题估算策略、信息间隔量估算策略,从而提高出题速度和计算速度;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测试情况得出难度系数和特征水平,实现了难度系数算法和学习者特质水平计算算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自适应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