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48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1.
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预测金属晶体结合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BRNN)对61种金属晶体结合能进行了预测。对网络结构、训练集、预测集以及学习次数进行了优化,并用独立预测样本对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作了检验。预测结果表明,在推广能力方面,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优于熟知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MLR)。它可望成为元素和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射不对称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研究Ba同位素链的偶-偶核的结合能、四极形变、八极形变和电荷半径等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了已有的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原子核的四极形变随着质量数(A=126~174)的增长呈现从长椭球到近球形再到长椭球的转变.原子核的八极形变主要出现于A=144~154的范围.对原子核的电荷半径与质量数的依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A=138附近,由于中子满壳(中子数N=82)的存在,电荷半径的增长曲线斜率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用XRD测定晶格畸变与晶粒太小,XPS测定电子结合能,FT-IR和Laser Raman法测定结构基团振动谱及微热量热法测定早期水化速率探讨了掺杂,β-C2S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掺杂β-C2S的晶格和SiO4^4-团发生畸变、无序度增加、晶粒细化、电子结合能化学位移是其活性提高、水化加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顾世洧势V_(G(r))与三种不同的极化子有效质量公式,对极性晶体中的Wannier激子结合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发现,顾世洧势V_(G(r))、比IIaken导出的势V_(H(r))与Barentzen导出的势V_(B(r))都好;并且还发现,关于极化子的有效质量公式,LLP的比Haga的好,也比Largreth的优越。  相似文献   
15.
压力下屏蔽对有限深量子阱中施主结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电子有效质量、材料介电常数及禁带宽度随流体静压力的变化,以及准二维电子气对杂质库仑势的屏蔽影响,利用变分法讨论有限深量子阱中的施主杂质态能级.对GaAs/AlxGa1-xAs量子阱系统中的杂质态结合能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结合能随铝组分、阱宽和压力的变化关系,并讨论了有无屏蔽时的区别.结果表明,屏蔽效应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且显著降低杂质态的结合能.  相似文献   
16.
王秀琴 《中国能源》1992,(10):F003-F003,27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基础理论上的突破,都带来科学技术上的巨大变革。原子核结合能等理论的推出,带来了人类对核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尿嘧啶分子识别膜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分子识别膜的4种可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对基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的复合物结构进行了优化,求得了相应的结合能;同时,对这4种可能存在的复合物的振动模式实施了理论计算预测,并与实验数据相对比,最终推断出该分子识别膜内的主要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对RDX基含铝炸药性能的影响,在A-IX-II炸药中添加EVA制备了含铝PBX炸药。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计算了黏结剂EVA与A-IX-II炸药各组分的结合能以及作用方式、AIX-II炸药及含铝PBX炸药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EVA与A-IX-II炸药各组分的结合能均大于0,相互作用力以范德华力为主;EVA能够显著提升A-IX-II炸药的力学性能,使其弹性模量从20.58GPa升至33.27GPa。对A-IX-II炸药和含铝PBX炸药进行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udersen-Sigmund关系式,在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之后,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成分并且计算结果都与实验值一致.因为所分析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所以可不考虑离子轰击诱发的Gibbs偏析.所得的结论很可能是多元合金靶溅射的一般规律,而这个结论与Kelly和Urbassek等建立的合金表面结合能理论直接矛盾,可以断定,他们的理论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