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289篇
金属工艺   412篇
机械仪表   98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03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7篇
冶金工业   140篇
原子能技术   37篇
自动化技术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K_5CoW_(12)O_(40)·3H_2O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杂多化合物K_5CoW_(12)O_(40)·3H_2O作为催化剂对环己酮和1,2-丙二醇缩酮的催化活性。系统考察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带水剂体积、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杂多化合物K_5CoW_(12)O_(40)·3H_2O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酮醇物质的量比为1:1.4、催化剂质量为0.5 g、带水剂环己烷体积为9 mL、反应时间为70 min的最佳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最高可达94.2%。  相似文献   
32.
Nanostructured Fe40Ni40P14B6 alloy ingots of 3―5 mm in diameter could be synthesized by a metastable liquid state spinodal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undercooling T> 260 K,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undercooled specimen had exhibited liquid state spinodal decomposition in the undercooled liquid state. The microstructure could be described as two intertwining networks with small grains dispersed in them. For undercooling T>290 K, the overall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changed into a granular morphology. T...  相似文献   
33.
以自制的Keggin型配合物[(CH2)5NH2]4SiMo12O40为催化剂,香兰素和1,2-丙二醇为原料,苯为带水剂,制备香兰素1,2-丙二醇缩醛.对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经行考察.表明:Keggin型配合物[(CH2)5NH2]4SiMo12O40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且可重复利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香兰素15.2 g(0.1 mol),n(香兰素)n(1,2-丙二醇)n((CH2)5NH2]4SiMo12O40)=1 1.50 0.05,苯20 mL,反应时间2.0 h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34.
连接点提取是ADS40影像数据自动空三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加快匹配速度并为高精度子像素匹配提供稳健而相对精确的初值,提出一种基于POS数据约束的ADS40影像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匹配方法。选取典型ADS40影像数据进行试验,并与传统灰度相关匹配方法及经典的SIFT算法相比,匹配正确率分别提高67.7%和11.99%。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提高ADS40影像匹配的成功率。由于匹配点能够均匀分布,因此文章方法能够为ADS40影像自动空三工作提供有效连接点。  相似文献   
35.
Five new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were design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fter the five heat treatments and thermal exposure at 500, 550℃ for 100 h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little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oom-temperature after the five heat treatments,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is the key factor for determining heat treatment proces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the best thermal stability is achieved after the first group of heat treatment. After annealing treatment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some defects and uneven grain boundaries are remained, which leads to the reduction fractions of precipitations on unit grain boundary and the harmful effect of precipitations on grain boundary is weakened. The process of annealing at 650 ℃for 4 h is recommended the best 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 Ti40 alloy.  相似文献   
36.
利用Gleeble 1500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40Cr钢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10~1 050℃,变形速率为0.1~1s-1,变形量为0.7的热模拟单向压缩试验.分析了钢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该钢在950~1 050℃变形温度下,奥氏体发生了动态再结晶;710℃变形温度下,应变奥氏体加速铁素体析出.  相似文献   
37.
运用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对5CrNiMo热锻模具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析了盐浴渗氮对模具钢的渗氮层深度、显微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影响及渗氮层显微组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5CrNiMo热锻模具钢经QPQ盐浴技术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较渗氮前有较大的提高,且渗氮时间以2~3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8.
42CrMo钢等离子渗氮动力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2CrMo钢进行等离子渗氮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数学关系,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初步建立了扩散层、化合物层、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微处理机控制等离子渗氮参数.实验还得出CO_2对等离子体渗氮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39.
杨兵 《金属热处理》2004,29(6):24-28
研究了用5CrNiMo废旧模具钢电渣熔铸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电渣熔铸时电渣重熔及控制凝固的双重作用,该钢纯净度高,组织细密,无论是热强性,还是相同硬度下的冲击韧度、塑性均达到甚至超过常规5CrNiMo锻钢。采用电渣熔铸制造的热锻模具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0.
用自发熔渗法制备了TiC基Fe40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用氧化增重方法,研究了Fe40Al/80vol%-88vol%TiC复合材料在700℃-1100℃的恒温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并借助SEM/EDS和XRD等手段研究了氧化过程中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及材料表面粗糙度对氧化特性的影响。复合材料的氧化增重和氧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幂指数约为0.63—0.75,氧化速率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氧化层主要由致密的TiO2组成,TiO2颗粒的尺寸与氧化温度和材料表面粗糙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