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1篇
  免费   5579篇
  国内免费   2500篇
电工技术   3879篇
综合类   4447篇
化学工业   2183篇
金属工艺   994篇
机械仪表   2779篇
建筑科学   2763篇
矿业工程   1216篇
能源动力   1234篇
轻工业   2209篇
水利工程   1167篇
石油天然气   2314篇
武器工业   805篇
无线电   85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01篇
冶金工业   830篇
原子能技术   460篇
自动化技术   555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1112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1481篇
  2019年   1371篇
  2018年   1217篇
  2017年   1437篇
  2016年   1502篇
  2015年   1673篇
  2014年   2252篇
  2013年   2194篇
  2012年   2772篇
  2011年   3003篇
  2010年   2139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145篇
  2007年   2779篇
  2006年   2352篇
  2005年   1868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257篇
  2002年   1026篇
  2001年   871篇
  2000年   730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hemical process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process variables and mor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e vine copula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portraying the dependence of high-dimensional variables. However, as the dimensions increase, the vine copula model incurs a high computational load; such pressure greatly reduces model efficiency.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are complex. Different variables may be strongly or weakly associated or even independ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correlation variable classification and vine copula. The weighted correlation measure is first used to divide variables into a correlated subspace and weakly correlated subspace. Then, two vine structures, C-vine and D-vine, are applied to the correlated and weakly correlated subspaces,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takes advantage of C-vine for correlated variable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D-vine for weakly correlated variables. Finally, comprehensive statistic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different subspaces. Monitoring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ystem and the Tennessee Eastman proces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32.
入侵检测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中告警数量多、协调性差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告警融合与关联功能的告警处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冗余告警量少、整体检测能力强,并能进行攻击企图的预测,能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33.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4.
鄱阳湖区干旱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骞 《江西水利科技》2006,32(3):125-128
以有效干旱天数的出现时间为依据,分析鄱阳湖区干旱的季节性特征.根据重旱与特旱年份7~10月降水空间分布,分析翻阳湖区干旱的空间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5.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对比长期存在混乱,给盆地整体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及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种方法讨论了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各岩性段的对比关系,得出了全盆地上三叠统的对比关系;指出须四段底可近似看成等时界面;须家河组下部地层自西向东、向南逐层超覆在雷口坡组之上,上部地层在盆地西北部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剥蚀层位渐次变老。文章建议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废除“香溪群”,统一使用“须家河组”,以利于对全盆地上三叠统进行油气资源整体评价与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36.
焉耆盆地原油物理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均发现原油,目前关于侏罗系产层原油的油源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对研究区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侏罗系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原油不仅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别,而且在地球化学组成及生物标记化合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应具有不同的来源。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属于典型腐殖型干酪根成因,而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除了具有腐殖型干酪根成因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湖相泥岩生烃的特点。通过原油与各类源岩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与西山窑、三工河组烃源岩及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与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对比性较好。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与八道湾组、三叠系源岩有一定相似性,因此认为八道湾组源岩为其主要源岩,三叠系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目前勘探生产主要以八道湾组烃源岩为目标,下一步应加强对三叠系烃源岩贡献区带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37.
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形起伏剧烈、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拾取来自于地下连续地质界面的折射波,使得精确求取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介绍了这种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基于对比折射法的折射波至拾取实质上是一个折射层的对比分析解释过程,因此能准确地拾取折射波至,精确地求解低速带的绝对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和近地表速度模型(等效,时深,空变)反演表层模型,最终一次性完成基准面静校正(包含低速带校正和高程校正)。在黄土塬、沙漠以及沙漠和山地的接合部等地区,利用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使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和分辨率高,构造形态清晰可靠,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38.
一种用于微波射频识别卡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微波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卡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采用AnsoftEnsemble7.0和Optimetrics模块分别进行仿真和优化 ,使输入、输出端口驻波比 ,左、右旋圆极化隔离度等参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对加工的样品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 ,天线中心谐振频率为 5 .8GHz,左、右旋圆极化隔离度约 2 0dB ,天线有效方向角6 0° ,天线增益为 5dBi,达到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催化裂化装置上应用的新设备、新技术,如BY型旋风分离器、BSX型旋分式三级旋风分离器、上下拱型三级旋风分离器、下拱型三级旋风分离器、SHS“自蔓延”技术、SWY外取热器、BWJ型喷嘴、自流浇注料、Actehem高耐磨衬里、弓形钢丝纤维、侧拉环锚固钉、分体可拆人孔等的结构特点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0.
Attribute Allocation and Retrieval Scheme for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remote monitoring of large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ng attributes over such a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 so that the cost of data retrieval is minimized. The proposed scheme is a data-centric storage scheme where the attributes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network depending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problem addressed here is similar to the Allocation Problem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 In this paper, we have defined the Allocation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sensor networks and have proposed a scheme for finding a good distribution of attributes to the sensor network. We also propose an architecture for query processing given such a distribution of attributes. We analytically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is beneficial and present simulation results to demonstrate the sam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determine an allocation of attributes over a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