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322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95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products, such as automobiles, involves engineering changes that frequently require redesigning or altering the products. Although it has been found that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and collaboration in engineering changes is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extant systems for engineering changes focus mainly on storing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engineering changes or simply automating the approval processes, while the knowledge that is generated from collabo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may not be captured and managed easily. This consequently limits the use of the systems by the participants in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on in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sses, and based on the model, builds a prototype system that demonstrates the model’s strengths. We studied a major Korean automobile company to analyze the automobile industry’s unique requirements regarding engineering changes. We also developed domain ontologies from the case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chieving efficient retrieval and reuse of past engineering changes, we used a case-based reasoning (CBR) with a concept-based similarity measure.
Hong Joo LeeEmail:
  相似文献   
22.
环境友好的近自然型鱼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道是帮助鱼类顺利通过闸坝等障碍物的专用设施,在维系河流连续性与生物种群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自然型鱼道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鱼道布置形式,其典型特点是利用漂石与天然河道床沙质构建尽可能接近于天然河流的水流流态。与传统的工程鱼道相比,近自然型鱼道由于构建了鱼类熟悉的水流流态,因而往往具有更高的过鱼效率。本文全面介绍了近自然型鱼道的设计理念、类型、构造布置特点、设计原则、以及水力计算方法,并对我国鱼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3.
利用NaCI:KCI:NaF=2:2:1(摩尔比)的碱金属卤化物混合体系为载体,Na2SiF6:Si=8:2粉末为渗硅剂,SiO2为助渗剂,800℃下渗硅5h可实现在AISI3O4不锈钢表面形成Fe3Si型硅化物渗层.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用附带能量色散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面分析.结果表明,渗层中的大空洞为包盐孔洞.  相似文献   
24.
220kV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回路的问题探讨及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分析了造成断路器失灵保护误动的原因,并分析了失灵保护中启动回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主变失灵时解除失灵复合电压闭锁判据的改进;主变断路器启动失灵判据的改进;旁路代运主变断路器时启动失灵回路的完善。  相似文献   
25.
网络综合监控系统是将入侵检测技术,旁路式网络审计相结合的一套综合系统,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网络主机的全面监测。提供多种报警手段,对违规事件进行实时报警和阻断,有效防止内部信息泄露与被窃行为。  相似文献   
26.
王仁志 《中国电力》2003,36(6):72-74
铜陵电厂300MW机组汽轮机旁路系统采用西门子简易电动旁路系统,保护和控制功能用MAX1000+PLUS系统完成,这种简化方案满足了生产过程的需要,节约了基建投资。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美国GE公司350MW汽轮机组系统设计特点及汽机预暖与中压缸启动的方案,并对机组中压缸启动方式的优越性加以分析,指出中压缸启动方式是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启动方式。  相似文献   
28.
光纤保护旁代时的通道切换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光纤保护在定检、旁代时,需要进行通道切换。文中介绍了几种通道切换方案,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实现的难易程度和使用的可行性。插拔尾纤法使用简便可靠,但需移动尾纤,较为不使。光开关切换法技术先进,但由于工艺和成本位得应用受到限制。脉冲编码调制(PCM)时隙切换法使用方便,但只限于复用通道且需通信人员配合。光纤接线盒法综合了上述3种方法的优点,并克服其不足,既简便可靠,又成本低廉,并可用于复用、专用光纤保护,现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9.
旁路式混合励磁电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混合励磁电机价格昂贵、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旁路式混合励磁电机。分析了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机理,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验证。样机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说明该新结构电机制作技术不仅简单且具有较强的磁场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0.
叶满园 《高电压技术》2006,32(10):76-78,90
为了消除电源电流中的特定谐波,首先采用相移变压器的双桥12脉冲整流器拓朴结构,用相移变压器相互抵消原理消除其线电流iA中的5、7、17和19次等谐波,同时采用选择谐波消除调制(SHE-PWM)法消除iA中所包含的11、13次谐波。SHE-PWM非线性方程组中各种情况下全部开关角度用数值计算法解出。用MATLAB软件和DSP320LF2407硬件平台仿真和实验研究该整流器的结果表明,这种整流器的调制电流iA<23次的谐波全部消除,线电压所有谐波失真仅1.49%,符合国际上对电能质量谐波失真的最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