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6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07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宁夏灵武长枣的损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针对红枣不同损伤形式采集波长650~950nm范围的图像,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图像降维,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各个波长特征值数据,贡献值比例,提出668nm和715nm为特征波长。使用特征波长光源对样品进行图像识别,解决红枣表面损伤分类的方法,其检测结果对损伤果的识别率达到98.7%。  相似文献   
72.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常用的硫处理杀菌可能会破坏果酒的营养价值。该研究比较了高压杀菌、巴氏杀菌、NaHSO3和高压微射流处理(HPM)4种杀菌方式对发酵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NaHSO3组相比,HPM杀菌处理对枣酒的pH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小,可以提升枣酒的明亮度和酒精度,同时对枣酒的营养物质含量破坏较小。在发酵第8天,HPM组仅损失了7.67%的抗坏血酸,而NaHSO3组、巴氏杀菌组和高压杀菌组则分别损失了9.35%、13.43%和18.71%。巴氏杀菌和NaHSO3处理组的枣酒感官评分分别比HPM组低了1.49和1.40。采用HPM处理有望成为枣酒发酵前的杀菌处理方式之一,既能减少杂菌污染,同时也能有效保持枣酒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3.
探讨红枣色素对H_2O_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H_2O_2损伤组、红枣色素低、中、高剂量组(50、150、250 mg/L红枣色素)和阳性对照组(50μmol/L VE),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试剂盒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se,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红枣色素可保护H_2O_2对HUVECs的损伤作用,能明显改善受损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LDH活性、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5),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由此推断,红枣色素对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和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74.
运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酸枣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对其主要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等进行品质分析;并将酸枣仁油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观察酸枣仁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直接睡眠、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睡眠潜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粉碎过80目筛、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3次,酸枣仁油的提取率为26.77%;所制备的酸枣仁油品质优良,脂肪酸组成以油酸(41.65%),亚油酸(27.97%),硬脂酸(18.96%)为主,并含少量的棕榈酸(4.88%)和花生烯酸(3.29%)等;高、中剂量的酸枣仁油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对小鼠无直接催眠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改善睡眠功效。  相似文献   
75.
和田玉枣总皂甙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陈锦屏  严静  李仁杰 《食品科学》2011,32(2):108-110
以新疆和田玉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香草醛- 高氯酸显色法对不同超声处理条件下的和田玉枣粗提物中总皂甙含量进行测定,优化和田玉枣总皂甙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和田玉枣总皂甙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50W、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2(g/mL)、提取时间30min,测得和田玉枣粗提物中总皂甙含量为9.358mg/g。该提取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和田玉枣总皂甙提取和测定。  相似文献   
76.
7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枣果实中的有机酸和VC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枣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水浴超声、离心、膜过滤提取枣果实中的有机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4 mol/mL KH2PO4溶液,流速0.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草酸、酒石酸、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富马酸和VC在30 min之内得到基线分离。7 种有机酸和VC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8 9以上;精密度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98%~4.77%(n=5);重复性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19%(n=5);回收率在91.35%~105.74%之间。结论:本方法准确、高效、便捷,适于枣果实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不同冷藏温度的南疆骏枣品质组分信息变化,本文以南疆骏枣为研究对象,对骏枣样品采集一维近红外光谱,用2D-shige二维相关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25℃、1℃、0℃、-1℃温度骏枣的同步谱自动峰数目分别为6个、5个、4个、3个。常温储存的骏枣最强峰7 173 cm-1表明总酸成分含量变化最大;1℃冷藏温度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几乎无变化;0℃冷藏温度最强峰7 081 cm-1表明总酸成分含量变化最大;-1℃冷藏温度的3个自动峰表明总酸、总糖、水分的含量发生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冷藏温度骏枣的二维相关光谱中自动峰的位置与数目不同,说明对冷藏温度微扰敏感的骏枣组分及各组分变化程度不同;与常温25℃储存相比,1℃、0℃、-1℃温度对南疆骏枣的冷藏效果较显著,这很好的证明了冷藏对保持骏枣的品质有重要的作用;获得了南疆骏枣的最佳冷藏温度为0℃。  相似文献   
79.
枣(Zizyphus jujuba Mill)属于鼠李科枣属,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第七大果树,其果实是一种药食两用同源食品。枣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癌、抗氧化、抗炎、护肝、免疫刺激、护肠、抗焦虑、防止肥胖、抑菌等特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枣果化学成分分离、结构鉴定、含量测定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枣果中主要有多糖、酚酸、黄酮、萜类化合物、核苷和核苷碱基、生物碱、胡萝卜素、α-生育酚、维生素C、挥发油类化合物等多种有益成分,其中多糖、黄酮、酚酸、萜类化合物和环核苷酸是枣果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多糖是枣果发挥护肝和免疫刺激作用的物质基础;维生素C、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是枣果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三萜类化合物是枣果中主要的抗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6个不同生长成熟期(S1~S6)金丝小枣果实的色泽、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其代谢酶活性、有机酸及氨基酸的动态变化,以明确其代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枣果生长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枣果由绿变红;葡萄糖、果糖均逐步积累,而山梨醇含量逐渐降低,蔗糖则在生长发育初期未被检出,其积累主要发生在枣果成熟后期,且其含量最高,金丝小枣为蔗糖积累型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是蔗糖积累的关键酶;金丝小枣为苹果酸型果实,苹果酸随枣果的成熟而积累,而柠檬酸含量先上升后降低;Pro和Asp在枣果成熟过程中被大量合成,是成熟枣果中最主要的两种氨基酸。全红枣的可溶性总糖、糖酸比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可作为金丝小枣鲜食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