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在线监测SO2的含量及其趋势变化,对SF6电气设备的故障预警和故障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紫外荧光法的SO2在线监测装置,设计了SO2紫外荧光检测光路系统、检测电路及软件、在线无损气体采样系统。其中,在线无损气体采样系统不仅能自动采样,还能回收气体,避免待测气体的损耗、泄漏和污染,并支持多种分解气体的同时在线检测。实验测试及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电力设备中SO2的在线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决海量遥感高光谱图像数据给有限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带来的压力,利用高光谱图像具有较强谱间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预测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算法。第一谱段采用中值滤波器模型进行谱内预测;对于其他谱段采用线性预测与上下文预测相结合的谱间混合预测,线性预测是通过二阶线性预测器模型得到预测参考值,上下文预测是根据预测参考值利用上下文预测模型预测得到最终预测值;将预测得到的残差图像进行霍夫曼编码。对AVIRIS标准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无损压缩效果,平均压缩比达到3.17,与现有的无损压缩方法3D-CALIC、LUT、C-DPCM、JPEG-LS相比,平均压缩比提高了0.05~0.48,是一种高效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一种新的无损鲁棒数字水印的框架模型,该框架模型中通过鲁棒数字水印算法把水印嵌入进去,然后将可恢复原载体图像的信息再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嵌入到该水印图像中,该模型在提取水印和恢复载体图像过程中都不需要原载体图像。基于该框架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和JPEG压缩格式的无损鲁棒数字水印的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可以使载体图像无损重构,而且能有效的抵抗JPEG压缩、噪声干扰、低通滤波、剪切、旋转等几种典型的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无损鲁棒数字水印框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SHIRCT和减影混合变换去除谱间冗余、2D-CDF(2,2)DWT去除空间冗余,该变换完全由加法和移位完成,便于硬件实现。去冗余效果好于(1D+2D)CDF(2,2)DWT+改进的EBCOT算法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无损压缩性能略好于(1D+2D)CDF(2,2)DWT+改进EBCOT,远好于JPEG-LS、WinZip、ARJ、DPCM、文献[1]及NMST和MS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采用无损数字水印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篡改检测和恢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针对现有方法在区域划分和块特征值选取上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四叉树分解和线性加权插值技术的无损水印算法。方法 首先对原始的医学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得到非固定尺寸且具有高同质性的图像块;然后利用线性加权插值方法计算每个图像块的特征值作为水印信息,最后采用基于混沌的简单可逆整数变换进行水印嵌入。结果 在提取端当水印图像没有受到篡改时,原始的图像能被无损恢复;当受到篡改时,算法能精确定位篡改区域并能高质量恢复,采用本文算法恢复的图像质量较现有方法高出20 dB左右。另外,在水印图像遭到较大程度篡改时,本文算法的正检率和负检率均优于现有方法。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嵌入容量、篡改检测精确性、恢复图像质量。算法适用于医学图像的完整性认证和篡改检测中。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差分扩张和差分平移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损信息隐藏算法。在按照一定的顺序扫描图像得到一个灰度序列后,用该算法计算序列中任意2个相邻像素之间的差分,将差分大于K-1(K是由用户根据嵌入容量所选择的一个正整数)的向右扩张,差分小于-K的向左扩张,介于-K、K-1之间的差分用来隐藏信息。并通过适当调整图像灰度使得嵌入信息后差分的改变均匀分布在2个像素上,保证了较好的图像质量。与目前几种常见算法进行比较发现,本文算法在保持相同峰值信噪比的基础上,能够嵌入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7.
108.
为了给链码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文中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无损链码技术,一是基于像素的链码技术,主要介绍弗尔曼(Freeman)链码技术;二是基于边界的链码技术,主要介绍顶点链码技术.介绍了6种典型的Freeman链码和6种典型的顶点链码,对各链码的产生、主要思想及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各链码的综合比较与评价,为链码的应用者与研究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9.
Gopal B. Avinash 《Scanning》1995,17(3):156-160
To manage large volumes of image data generated routinely using real-time confocal microscopy, compressing image data using a lossy algorithm prior to sustained video rate transferring and/or storing is proposed. Test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the acceptability of uncompressed data,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re described, and 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use of lossy compression in data management is provided. It is found that, if appropriately used, the lossy compression scheme could retain all th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data while providing better compression ratios (memory for the original/ memory for the compressed) when compared with a lossless scheme.  相似文献   
110.
Solar energy is a very cost efficient energy in terms o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at has no pollution and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So, various converter topologies are used as an interface converter for solar panels. The boost converter is the conventional converter used in photovoltaic (PV) application. But, it has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instability in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 input inrush currents,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and etc. These problems, lead to use Z-Source and quasi Z-Source Converter (qZSC) which have higher gai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boost converter, lower current ripple at the input without using any extra filters, buck and boost capability, lower output ripple and higher reliability. In this paper a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 for qZSC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or and without any auxiliary switch is proposed for PV application. By adding an auxiliary circuit, which includes a coupled inductor, diode and capacitor, soft switching condition is provided for all semiconductor elements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simulated by ORCAD and a laboratory prototype is built. The proposed converter shows six percen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comparison with hard switching counterp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