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47篇
电工技术   35篇
综合类   12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68篇
无线电   13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艳莉  田晓 《电讯技术》2015,55(4):441-446
针对跟踪雷达的三种常见欺骗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积谱矩阵( SPM)局部二值模式( LBP)的识别算法。首先,计算雷达接收信号不同脉冲重复周期( PRI )的积谱,并将其按照频域和慢时域排列成一个二维积谱矩阵。然后,将图像处理的纹理特征引入到欺骗干扰识别的算法中,采用局部二值模式提取二维积谱矩阵的灰度图像特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当雷达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SNR)大于5 dB时,该欺骗干扰识别算法的平均识别概率优于90%。  相似文献   
52.
张敬义  李永贵 《电讯技术》2015,55(3):313-320
在军事无线通信中,对进入接收机的干扰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特征参数,以支持抗干扰决策,是通信设备有效对抗蓄意人为干扰的前提。提出了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复合常规人为干扰分析方法,首先对接收的干扰信号进行STFT变换,然后将得到的三维时频域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根据不同干扰样式的时域及频域特征,对二值化的时频域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出多音干扰、周期脉冲干扰、扫频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分类搜索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复合人为干扰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3.
和小冬  唐斌 《现代雷达》2015,(11):81-86
从相位域假目标调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弹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干扰信号产生方法。首先,干扰机根据侦察系统提供的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平台参数,将假目标模板按散射单元划分距离向单元,计算距离向单元内各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多普勒频率的和函数、相位及幅度信息;其次,对截获的弹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按距离单元进行相位延时调整、假目标相位调制;然后,利用假目标模板获取的多普勒信号幅度信息进行雷达散射截面重建;最后,对各距离单元干扰信号求和后转发。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产生的干扰信号能够形成期望的假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54.
压制干扰信号从主瓣进入雷达天线,会严重影响雷达的性能,通常的副瓣抗干扰技术难以奏效。文中首先给出了Fast ICA 应用于雷达抗主瓣干扰的信号模型;在高信噪比的均匀噪声环境中,利用基于寻找峭度的局部极值点的Fast ICA盲分离算法分离接收到的主瓣干扰混合信号,通过脉压找出目标信号。仿真验证了算法用于抗主瓣干扰的有效性,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在分离效率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5.
红外对抗系统与技术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红外干扰机、红外诱饵及红外烟幕等几类红外干扰技术,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红外干扰器材家族.近年来,随着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武器和技术的发展,常规的红外干扰手段对新型红外制导武器的干扰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人们逐渐提出了以高功率氙灯或激光作为红外能量源的定向红外对抗(DIRCM)概念.该系统具备优越的红外干扰性能,如通过干扰、致眩和毁伤等干扰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次重复使用、干扰效率高等,现已成为新一代红外对抗系统的优选方案.回顾了近年来国外新一代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和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基于激光的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工作原理、干扰毁伤机理、在技术上的优势及其国外发展现状,预测了定向红外对抗系统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调幅式红外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激光对调幅式红外导引头的干扰原理分析。激光干扰作用是通过扰乱跟踪处理器使导弹失去其跟踪目标。结果显示干扰信号频率对干扰效果影响很大。通过中红外激光对红外导引头干扰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抑制天线副瓣对单通道目标检测的影响,文中通过比较实测天线方向图和回波方向图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搜索目标幅度最大值和方位向滑帧统计波束宽度的方法来抑制副瓣干扰,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基于突防飞机的位置构建了干扰效果评估指标,综合考虑突防飞机在整个突防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时的干扰效益,利用概率加权法确定最终的目标函数,采用蚁群算法求解出干扰分配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可以很好地解决干扰资源分配问题,对实际作战指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从零件加工、系统工况等方面分析了发生液压滑阀卡死现象的原因,针对不同成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0.
针对依兰煤田钻探施工中出现的钻孔缩径挤夹钻具事故,提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因岩层本身膨胀所致,而是由于某种岩层裂隙发育,渗透性良好,吸水性强,使钻孔孔壁泥皮迅速增厚所致,并提出预防事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