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08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无缝融合到真实世界的新技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便携性、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移动设备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以识别特定标志物为目的,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地震科普馆导览系统。利用Wi-Fi定位和图像处理对标志物进行检测识别;利用标志物的四个顶点,通过确定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计算摄像机位姿,实现摄像机跟踪定位;通过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确定虚拟信息在成像平面上的位置,实现虚拟信息的注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地震科普馆导览功能,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02.
某港口博物馆有3个透明玻璃采光穹顶,采光顶主体结构为钢结构,龙骨采用铝合金型材,面材选用8+1.52+8+12A+8双银LOW-E玻璃,穹顶外设氟碳喷涂铝合金装饰构架。穹顶最高建筑高度为35 m,距离大厅地面27.5 m,穹顶中心与建筑边缘的最小直线距离为50 m。重点介绍了玻璃采光穹顶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科技文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因此,国内各级城市将建设科技文化设施放在了当前市政建设重要的位置上。结合笔者从事的展品研发工作,提出了关于展品更新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是目前数字博物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数字化后的信息展示给观众,又是藏品数字化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沙坪湘绣博物馆藏品信息数字化、虚拟展示平台为例,阐述了数字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浅谈现代博物馆与旅游——以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因资金缺乏、产品开发不足、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等因素未能将三星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三星堆文化旅游潜力,本文特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消防系统设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消防报警、消防联动、气体消防系统和消防广播4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展览展示已不局限于实体而开始向网络化转变,能运用的展示手法更多、同时受众群体范围更广。平面设计作为数字展示项目中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渠道。将遭遇到更新的任务和要求。文章以数字科技馆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对其首页、数字展项、数字展板、移动端页面等四个主要部分的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在线数字展示项目中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期对未来同类项目的平面设计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8.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hallenges and limitations of co-creation processes in museums based on an exemplary case of the design of a Danish museum-related campaign on Facebook. The article adds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n the paradigm shift in the museum by analysing potential problematical issues of including multiple agents in creative processes in museums. It concludes that it is arduous to establish a truly creative co-creative process, when the design team needs to accommodate to a well-established artistic vision as well as to the limited resources of the museum and the other participants. We argue that one cannot in advance predict or ascertain that social media users will find a campaign compelling and want to participate and engage with the content, even if substantial resources have gone into its creation. Furthermore, the complexity of many art projects is likely to make their dissemination on social media difficult.  相似文献   
109.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elucidate a socio-culturally framed approach to supporting children's creative museum engagement. Specifically, we focus on social activities and socio-cultural resources that can act as boundary-permeating objects in mediating children's creative eng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sense-making regarding cultural content within, across and beyond the spatio-material context of the museum. We contend that designing and organising children's creative eng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sense-making in ways that cultivate boundary-crossing broadens opportunities for engagement and leverages children's creative potential and expansive learning. We build our argument by starting with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principles that constitute the Kids, Museums,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 We will illuminate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programme with empirical examples and consider how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their situated construction can help us re-imagine museum exhibitions as hybrid, boundary-permeating spaces that afford novel transformative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new roles and identities for both children and museums.  相似文献   
110.
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博物馆人机互动定位系统。该系统具备人员区域定位、人流量分布监测和人员移动轨迹的追踪功能,满足了博物馆的管理应用需求。在实现人员移动轨迹追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RFID定位技术的人机互动游戏应用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到博物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