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6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647篇
电工技术   106篇
综合类   1297篇
化学工业   392篇
金属工艺   2811篇
机械仪表   1375篇
建筑科学   2404篇
矿业工程   828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99篇
水利工程   989篇
石油天然气   207篇
武器工业   126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79篇
冶金工业   822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发动机排气歧管的断裂问题,对某发动机排气歧管的热负荷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并在台架试验中测量其温度场和应变.考虑热辐射和材料的非线性,建立排气歧管的内流场CFD模型、传热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塑性应变云图等.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仿真结果表明排气歧管汇合处的温度最高,塑性应变最大位置与试验测得的断裂危险区域吻合.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包浆再生粗骨料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混凝土相对最优的配比方案。在此基础上,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以包浆水泥强度等级为单一变量,采用平板约束法,进行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经过包浆后,混凝土抗压与抗折强度均得到一定的提高;再生混凝土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5倍,经过水泥包浆后,开裂面积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未包浆的相比,32.5R、42.5R、52.5R水泥包浆的混凝土开裂面积分别减少了11.1%、25.1%、13.1%,其中42.5R水泥的包浆效果最好。结合微观电镜试验发现,骨料包浆可加强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提高其抗开裂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塑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抗渗性能好、适应软基变形能力强、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在大中型水利工程及病险水库加固中的防渗材料应用广泛.文中通过察尔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应用实例,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质量控制进行介绍及施工后防渗效果进行分析,可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Ni-Fe-Cr-B-Si涂层超塑扩散焊接的强化效应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Fe-Cr-B-Si合金涂层超塑性扩散焊接及焊接后的强化效应。通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硬度及耐磨性能的测试表明,当基材(5CrMnMo钢)与涂层产生协调超塑变形时,涂层原颗粒间、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完全焊合。超塑焊合后的涂层比高频重熔及火焰重熔涂层硬度(HV)提高100-150,耐摩擦磨损性能提高30%。指出,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及晶内位错密度增加是引起涂层强化效应和提高耐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Al—Mg—Mn—Zr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l-Mg-Mn-Zr合金(成分接近LF6)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该合金经适当形变热处理后,可以获得良好的超塑性,显微组织由于基体内弥散分布大量第二相粒子,在超塑变形时能够获得稳定,等轴的细晶结构,因而超塑效应十分显著,合金的超塑断裂是脆性沿晶断裂,主要是空洞长大和连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对Zn-22%Al超塑性合金进行了等温超塑压缩试验。在相同的温度、变形速率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变形强度与流动应力及硬度,以及在相同的温度、变形程度条件下,不同的变形速率与流动应力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焊接细节对钢结构超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以T型接头为对象,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平台上,开发基于Arlequin算法的结构多尺度计算程序. 利用多尺度算法,开展焊接接头的局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比较焊趾半径、厚钢板未熔透长度及焊趾表面凹凸对局部塑性应变履历的影响,利用Coffin-Manson模型对T型接头的超低周疲劳特性进行定性讨论.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焊趾位置是焊接接头的超低周疲劳易损位置,厚钢板的未熔透长度对焊接部位局部塑性应变的影响不大;焊趾半径对焊趾局部塑性应变有较大的影响,增大焊趾半径可以有效提升钢结构在循环荷载下的超低周疲劳性能;焊趾表面的平整性是影响焊趾局部塑性应变履历的重要因素,尖锐的凹坑会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的超低周疲劳性能,磨平的焊趾表面可以减少局部塑性应变,提高接头的超低周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一种包含材料硬化指数n和速率敏感性指数m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模型,阶段硬化处理考虑到等效应力公与应变率有关,依据线粘性材料假设,提出了考虑材料参数n、m影响的刚粘塑性有限元初始速度场自动生成方法,改进了文献[3]方法。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文献的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0.
65Mn弹簧钢在弯曲应力下的松弛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弹簧应力松弛连续测试系统研究了淬火回火后65Mn弹簧钢的弯曲应力松弛行为.用二阶指数衰减函数对应力松弛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决定系数很高.用TEM对应力松弛前后试样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松弛试验前为典型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松弛试验后出现了黑白相间的条带组织,并且观察到位错的缠结和塞积.利用热激活理论对应力松弛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松弛过程的表观激活能随时间逐渐升高,由瞬态松弛阶段的0.24 eV升高到稳态松弛阶段的0.64 eV,由此推断应力松弛瞬态阶段主要发生位错的滑移,而在稳态松弛阶段,位错通过交滑移可以绕过碳化物质点等障碍继续运动,导致塑性应变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