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6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647篇
电工技术   106篇
综合类   1295篇
化学工业   391篇
金属工艺   2811篇
机械仪表   1374篇
建筑科学   2402篇
矿业工程   826篇
能源动力   91篇
轻工业   99篇
水利工程   989篇
石油天然气   207篇
武器工业   126篇
无线电   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79篇
冶金工业   820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68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1.
本文采用一种包含材料硬化指数n和速率敏感性指数m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模型,阶段硬化处理考虑到等效应力公与应变率有关,依据线粘性材料假设,提出了考虑材料参数n、m影响的刚粘塑性有限元初始速度场自动生成方法,改进了文献[3]方法。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文献的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2.
65Mn弹簧钢在弯曲应力下的松弛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弹簧应力松弛连续测试系统研究了淬火回火后65Mn弹簧钢的弯曲应力松弛行为.用二阶指数衰减函数对应力松弛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决定系数很高.用TEM对应力松弛前后试样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松弛试验前为典型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松弛试验后出现了黑白相间的条带组织,并且观察到位错的缠结和塞积.利用热激活理论对应力松弛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松弛过程的表观激活能随时间逐渐升高,由瞬态松弛阶段的0.24 eV升高到稳态松弛阶段的0.64 eV,由此推断应力松弛瞬态阶段主要发生位错的滑移,而在稳态松弛阶段,位错通过交滑移可以绕过碳化物质点等障碍继续运动,导致塑性应变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3.
圆柱体平板镦粗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圆柱体在两平板间镦粗时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毛坯在不同初始高径比时的心部应力随压下量的变化曲线。由此得出 :在变形过程中 ,圆柱体心部存在两向拉应力 ;并且在墩粗过程中 ,当瞬时高径比约为 1 .0时 ,心部σθ、σr 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  相似文献   
114.
摘 要: 武汉市常青路(青年路—三环线) 跨铁路主桥采用一种带有辅助支撑的墩顶不对称转体法施工,使用齿轮齿条驱动作为转体动力系统。在施工过程中, 转体系统的上、 下球铰出现了明显的相对滑移和偏转。为了分析上、下球铰之间相对偏位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对球铰在桥梁转体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剖析, 并采用ANSYS 分析软件建立了球铰结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计算了相对偏位对球铰结构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常青路桥梁转体过程中, 配重吊装和支架拆除等工序使梁体产生的不对称变形和牵引系统对球铰的水平反力是上、下球铰产生相对偏位的两个主要原因。相对偏位产生后, 球铰结构自身能够承受一定的不平衡弯矩和水平荷载, 转体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硫酸氢盐/金属单质复合催化剂,以环己烷-1,2-二甲酸酐(HHPA)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丁酯(DBCH).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aHSO4·H2O/Fe为催化剂,醇酐物质的量比2.5:1,催化剂用量为醇酐总质量的3‰,催化剂粒径为150μm(100目),反应温度155~160℃,反应时间4 h,酯化率可达99.78%,纯度>99%.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可回收,安全、经济且环境友好.考察了DBCH对聚氯乙烯制品脆化温度、力学性能、挥发性和耐迁移性能的影响,与纯的PVC树脂相比较,DBCH具有较好的增塑性能.  相似文献   
116.
王荣鹤  尤恺森 《电工技术》2021,(11):196-199
汽轮机是电厂发电的重要部分,其工作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某300 MW汽轮机(LNCB320/155-13.02/0.500/565/565)在运行期间出现的非正常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振动数据和特征图谱处理,以及中轴承箱对轮晃动度测量、轴承检查,确定了汽轮机工作过程的非正常振动主要由对轮瓢偏、2号、3号轴承大振动引起.通过分析检测,更换垫片、对轮螺栓调整等工艺,有效解决了非正常振动问题,提出了一套新的解决方案,为汽轮机异常振动问题的检测与处理提供新的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117.
直齿圆柱齿轮精锻过程的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空心直齿圆柱齿轮的精锻成形过程进行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拟。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深入揭示直齿圆柱齿轮精锻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和变形力学特征,对直齿圆柱齿轮精锻工艺和模具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1420Al—Li合金超塑特性及微成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最大载荷法研究了1420Al-Li合金的超塑特性,根据试验获得的超塑特性参数,采用两种形式的模具对1420Al-Li合金的微成形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形压力,保压时间对微成形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成形件的微观形貌,更好地理解了材料在微成形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9.
张宁飞  崔志强  王婕  侯清宇  黄贞益 《钢铁》2022,57(10):170-177
 为了分析硅镍合金化奥氏体基低密度钢在中温环境下的拉伸变形行为,采用Instron电子拉力试验机对Fe-28.64Mn-8.99Al-1.68Si-1.39Ni-1.0C(Mn29Al9Si2Ni,质量分数/%)低密度钢在23~300 ℃下进行了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该钢的温拉伸力学行为,并采用SEM、TEM和热力学计算对该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和断裂等几个过程,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随着温度的提高,该钢的强度逐渐降低,塑性(断后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升高,于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此时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变化不大。而该钢在其他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没有发现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而平缓下降。试验钢在23~300 ℃下的主要强韧化机制为κ-碳化物强化、应变强化、孪生诱发塑性和动态应变时效强化。较低温度下位错可动性较差对孪生诱发的促进作用、镍元素和硅元素对孪生的抑制作用、较高温度下孪生现象的减弱和温度对动态应变时效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等使得试验钢在23、100和300 ℃时存在明显的孪生诱发塑性,而在200 ℃时存在明显的动态应变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动态应变时效强化是该钢在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0.
高铝锌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机械性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研制的高塑韧性高强度锌合金和ZA27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了试样断口处显微组织的变化,研究了锌合金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间的关系,探讨了新研制合金塑韧性好的组织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