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75篇
  免费   6394篇
  国内免费   4320篇
电工技术   447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119篇
化学工业   24352篇
金属工艺   6176篇
机械仪表   6748篇
建筑科学   7397篇
矿业工程   2229篇
能源动力   1487篇
轻工业   7381篇
水利工程   1404篇
石油天然气   8755篇
武器工业   829篇
无线电   105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320篇
冶金工业   4156篇
原子能技术   1050篇
自动化技术   4895篇
  2024年   771篇
  2023年   2919篇
  2022年   2931篇
  2021年   3366篇
  2020年   3061篇
  2019年   3724篇
  2018年   1923篇
  2017年   2596篇
  2016年   3096篇
  2015年   3365篇
  2014年   6216篇
  2013年   4765篇
  2012年   5632篇
  2011年   5736篇
  2010年   4874篇
  2009年   5332篇
  2008年   5910篇
  2007年   5316篇
  2006年   5068篇
  2005年   4896篇
  2004年   4363篇
  2003年   3941篇
  2002年   2924篇
  2001年   2674篇
  2000年   2054篇
  1999年   1676篇
  1998年   1470篇
  1997年   1352篇
  1996年   1252篇
  1995年   1141篇
  1994年   895篇
  1993年   778篇
  1992年   722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715篇
  1989年   720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23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991.
冯凯  沈华  曹东  谭小安 《玻璃》2021,48(12):7-24
离子聚合物中间膜具有较强的力学特征,在力学要求较高的结构性幕墙、栏杆、透明栈道等玻璃建筑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离子聚合物中间膜进行力学、光学等相关的物理性能测试,并与PVB中间膜的数据对比,凸显出离子聚合物的力学、光学等性能优势.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与X光谱区分析联用(SEM-EDS)确定离子聚合物中的主要成分,通过有机元素分析仪、物化分析对离子聚合物各组分基团进行定量分析.对不同厂家及实验室自制的离子聚合物中间膜性能进行比较和探究.  相似文献   
992.
传统下垂缺乏对电压偏离和分布式储能的灵活控制,对此提出一种直流微网改进动态下垂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余弦函数曲线特性的动态下垂系数,在功率波动增大时自动减小下垂系数,抑制母线电压波动;然后引入储能剩余可用电量,对下垂系数进行二次调整,保证直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降低储能过充过放的风险;最后根据可用电量计算均衡系数,提高分布式储能的均衡效果.对3种不同下垂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改进动态下垂控制策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通过对教学内容优化选择制作微课,并选择合适的微课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改性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掺C多孔纳米TiO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一种RuAg/TiO2-C甲醇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RuAg的负载和C的掺杂能提高TiO2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RuAg/TiO2-C对甲醇电催化的循环伏安曲线中未见甲醇氧化中间产物的氧化峰,0.544 V处有一个较大的甲醇氧化峰,其峰电流密度5.8 mA/cm2,RuAg/TiO2-C比商用PtRu/C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抗毒性,RuAg合金的负载以及RuAg合金与掺C多孔纳米TiO2载体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是其对甲醇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简便的液相法,在室温下于不锈钢网上沉积ZnO纳米片和纳米花粗糙结构,接着通过浸渍法修饰低表面能物质硬脂酸,制备了超疏水不锈钢网。对沉积后的不锈钢网表面形貌、晶体结构、润湿性能、耐磨性能、油水分离性能等进行表征与测定。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网表面由纳米片和纳米花组成的微纳米结构ZnO构成,具有超疏水性,水接触角161 °;油水分离效率达98%,循环使用20次后分离效率仍保持在95.5%以上;具有良好的机械耐磨性,在高盐环境中表现出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油井水泥聚合物降失水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类产品表现出优良应用性能的同时,在高温下部分水解,造成水泥浆稠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延长的现象也显现出来.针对该问题,研制了一种聚合物用交联剂,能够解决聚合物降失水剂在水泥浆中聚合物水解产生的稠化时间倒挂的问题;同时,经过交联的聚合物降失水剂在流变、失水量和沉降稳定性方面也得到了改善,聚合物降失水剂用交联剂的加入不影响水泥浆强度的发展,有效解决了聚合物降失水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以丁香酚(EO)为芯材,多巴胺(DA)为壳材,通过乳液模板-界面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尺寸可控的聚多巴胺丁香酚(PDA@EO)微胶囊。通过FTIR、TG、UV-Vis、SEM和TEM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形貌、粒径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呈规整球形,粒径在55~94 nm之间,丁香酚包封率为25.35%,包封量为0.6288 g/g,24 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68.39%。通过对比实验证明,PDA@EO微胶囊在不同材料表面均具有优异的黏附性能;作用于口腔感染部位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24 h,PDA@EO微胶囊较游离丁香酚的抑菌活性分别提高了36.84%和35.52%;当微胶囊质量浓度达到2.0 g/L时,PDA@EO微胶囊对两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998.
微乳液驱和泡沫驱是强化采油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前者利用表面活性剂形成油-水微乳液提高增溶能力,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毛细管阻力,从而提高驱替效率和微观采收率;后者利用泡沫剂将气体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中,在油藏孔隙中形成泡沫,封堵优势通道和已驱替区域,从而扩大波及体积并提高宏观采收率。通过综述两个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阐明了其优势和局限性。近年来提出的微乳液泡沫驱油技术,又称为低张力泡沫驱,其既可以保留两个独立技术的优势,又可以克服他们的缺点,最终同时提高微观和宏观采收率。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微乳液泡沫驱技术却面临理论和应用上的双重挑战。通过调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微乳液泡沫驱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研发思路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王磊  纪贤瑞 《电工技术》2021,(16):64-65
传统电流控制方法存在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DSC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分析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工作原理,通过提取DSC技术特征、定位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和搭建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平台,实现基于DSC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流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比传统控制方法提高了3.334% ~8.195%,其更适用于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  相似文献   
1000.
黄良仙  韩星星  牛育华  宋洁  王荣 《精细化工》2021,38(7):1459-1472
将聚乙烯醇(PVA)、硼酸、海藻酸钠(SA)和氯化钙结合构筑双交联凝胶网络,并负载腐植酸钾(KHA)和钙基蒙脱土(MMT)纳米粒子,成功制备了一种双交联凝胶球(PVA/SA/KHA/MMT).该凝胶球用于亚甲基蓝(MB)和Pb(Ⅱ)的去除.通过FTIR、XRD、TGA、SEM-EDS、Zeta电位分析和BET表征了凝胶球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实验数据与Langmuir模型吻合良好.在25℃时,MB和Pb(Ⅱ)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93.65和507.61 mg/g.热力学结果表明,该凝胶球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并且是由系统总体熵的增加所驱动.FTIR和XPS结果表明,Pb(Ⅱ)的吸附过程主要是通过羧基的螯合实现,而MB的吸附则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发生.PVA/SA/KHA/MMT对MB和Pb(Ⅱ)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凝胶球对MB和Pb(Ⅱ)仍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