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杭白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杭白菊中绿原酸的含量,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其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16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4次、28min/次,提取率为3.01mg/mL。  相似文献   
42.
杭白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杭白菊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126个峰,鉴定出50种化合物,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份的相对百分含量。杭白菊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43.
研究复合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山梨酸钾对功效植物杭白菊提取液的澄清稳定效果。确定最优条件为六偏磷酸钠0.320g/L、三聚磷酸钠0.830g/L、山梨酸钾0.400g/L,加入以上复合添加剂可得澄清稳定的杭白菊提取液。  相似文献   
44.
段莹  郑慕蓉  周丽  王斌 《饮料工业》2013,(12):33-35
杭白菊是日常生活重要饮品,从水质、pH、金属离子和氧气等方面对杭白菊汤色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本地自来水为杭白菊冲泡的最优水质,但长时间存放汤色会变绿。此外,碱性pH环境也易使杭白菊汤色变绿,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考究。而氧气、水质硬度和金属离子不是导致杭白菊变色的主要因素,但会加速汤色变化或浑浊,降低茶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
潘春伟  王玉洁  张双玲 《酿酒》2002,29(4):90-91
介绍了通过糖化煮沸添加抗白菊及对几个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制得的菊花保健啤酒。  相似文献   
46.
杭白菊经酒精浸提,由乙酸乙酯和正了醇萃取所得的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O_2~-·自由基的能力。分光光度法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分离物对光照核黄素体学中O_2~-·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浓度效应,最高清除率达80%,以后则随浓度加大而下降;利用电子自族共振捕集技术(ESR)研究结果,0.06mg/ml和0.3mg/ml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a_2O_2/二甲基亚砜中O_2~-·清除分别为43%和90%,相同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对该O~-_2·清除率分别为36%和75%。  相似文献   
47.
杭白菊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水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杭白菊中粗脂肪,进行甲酯化后以正已烷萃取,用GC-MS测定脂肪酸甲酯,分析鉴定出19种脂肪酸,并测定出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约占73.4%。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菊花茶中1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其溶出特性。方法以黄山贡菊、昆仑雪菊、杭白菊、胎菊4种市售菊花茶为原料,采用ICP-MS测定其中Mn、Cu、Zn、Ni、As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按照传统的菊花茶饮用方法对不同浸泡时间及冲泡次数条件下黄山贡菊和昆仑雪菊的元素溶出特性进行研究。使用圆白菜标准参考物质(GBW10014)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结果 4种菊花茶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K、Fe、Se、Cd、Hg含量差异较大;Pb、Cr、Cd、Hg、As重金属元素都未超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菊花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其呈负指数降低;延长浸泡时间有助于营养元素的溶出。实验表明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6,检出限为1.443E-05~7.325E-03μg/m L,误差率都在1%~10%之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可为茶饮料的科学加工方法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9.
苦丁茶、金樱子、杭白菊复合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苦丁茶、杭白菊与金樱子混合制成袋泡茶,产品口感良好, VC含量高。最佳配比为:苦丁茶∶金樱子∶杭白菊 =40∶ 10∶ 1, Vc含量为 896.21mg/100g,是绿茶 VC含量的 2.99~ 8.96倍,是红茶 VC含量的 22.40~ 49.79倍。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以杭白菊为材料,以多酚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SDS浓度、液固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杭白菊多酚提取工艺,并对杭白菊多酚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多酚对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杭白菊多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SDS溶液浓度1.50%、液固比为25mL/g、超声时间24min、超声温度65℃。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预测值为12.591mg/g,实际为12.412mg/g,理论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442%。杭白菊多酚的总还原力、清除OH自由基ED50值分别为9.00、148.862μL,强于VC(20.00、219.050μL)和BHT(415.00、487.46μ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ED50为8.201μL)弱于VC强于BHT(ED50为86.061μ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成分,结果显示:杭白菊多酚主要成分为异绿原酸A,含量为5.8704mg/g,其次为木犀草苷含量为3.1306mg/g, 绿原酸含量为3.1025mg/g。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准确可靠,是提取杭白菊多酚的可行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杭白菊多酚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