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34篇
  免费   6518篇
  国内免费   6384篇
电工技术   5571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6854篇
化学工业   11556篇
金属工艺   5803篇
机械仪表   4996篇
建筑科学   4530篇
矿业工程   2768篇
能源动力   1689篇
轻工业   2878篇
水利工程   1284篇
石油天然气   3863篇
武器工业   816篇
无线电   135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64篇
冶金工业   4552篇
原子能技术   851篇
自动化技术   11143篇
  2024年   1023篇
  2023年   3569篇
  2022年   3306篇
  2021年   3284篇
  2020年   2560篇
  2019年   3028篇
  2018年   1489篇
  2017年   2124篇
  2016年   2371篇
  2015年   3104篇
  2014年   5271篇
  2013年   4277篇
  2012年   4819篇
  2011年   4932篇
  2010年   4365篇
  2009年   4361篇
  2008年   4838篇
  2007年   4344篇
  2006年   3577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2925篇
  2003年   2525篇
  2002年   2156篇
  2001年   1949篇
  2000年   1712篇
  1999年   1324篇
  1998年   1342篇
  1997年   1206篇
  1996年   1092篇
  1995年   1108篇
  1994年   974篇
  1993年   755篇
  1992年   786篇
  1991年   732篇
  1990年   646篇
  1989年   571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本试验采用酸刻蚀及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氮化碳(OCN)纳米材料,探究了OCN对水中U(VI)的吸附-解吸性能。考察了溶液pH,温度,OCN投加量,反应时间U(VI)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对OCN吸附U(VI)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OCN对U(VI)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pH为5,30℃,U(VI)的初始浓度为10mg/L,OCN的投加量为200mg/L时,OCN对U(VI)吸附率达98.9%,比未改性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吸附U(VI)的性能提高了约30%,吸附反应在10min即到达吸附平衡。pH是影响OCN吸附U(VI)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等因素对U(VI)的吸附影响较小。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吸附过程,OCN对U(VI)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OCN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作为一种高性能吸附剂在含U(VI)废水处理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993.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BaTiO3,研究了Ba1-xNdxTiO3系Nd3+施主一次掺杂在x=0.03~0.065之间时,BaTiO3基陶瓷电容器的本征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此含量范围掺杂的情况下,陶瓷呈绝缘性,Nd3+含量在0.03~0.055左右时随着Nd3+含量的增加,陶瓷的ε增加,Tc呈下降趋势,tgδ值下降。Zr4+的加入也可使材料的ε增加,Tc下降。Mn2+的加入对材料的本征电性能影响不大。Ba1-3x/2NdxTiO3配比比Ba1-xNdxTiO3配比的材料的温度特性要好。  相似文献   
994.
掺纳米Al2O3的纳米ZrO2(4Y)固体电解质的电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纳米ZrO2(4Y)粉和纳米Al2O3粉为原料, 单轴成型, 1 200, 1 300 ℃无压烧结. 对掺不同质量分数(0.0~5.0%)Al2O3的ZrO2(4Y)烧结体, 用XRD, SEM和TEM研究了相组成和微观结构. 在不同温度下(300~1 000 ℃)测试了交流阻抗谱, 发现掺很少量的纳米Al2O3可降低ZrO2(4Y)的晶粒电阻. 但随着Al2O3掺入量的增加, 晶界电阻增大, 晶粒电阻也有所回升. 晶粒和晶界电导活化能则随Al2O3掺入量的变化不大. 对1 200 ℃,2 h烧结样品, 在1 000 ℃时, 掺0.5% Al2O3的ZrO2(4Y)样品有最大电导率, 为3.8×10-2Ω-1·cm-1.  相似文献   
995.
锰掺杂对PNW-PMS-PZT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b(Ni1/2W1/2)O3-Pb(Mn1/3Sb2/3)O3-Pb(Ti,Zr)O3-xMnO2压电陶瓷,分析了经1150℃烧结2h制备的陶瓷样品的相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钙钛矿相,未发现其它晶相。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陶瓷晶粒逐渐长大。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锰掺杂对压电陶瓷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材料逐渐变“硬”,当MnO2掺杂量少于0.2%(按质量计,下同)时,相对介电常数εr、压电常数d33和机械品质因数Qm逐渐增加,介电损耗tanδ减小;当MnO2掺杂量多于0.2%时,εr、d33和Qm逐渐降低,tanδ增加。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机电耦合系数kp和Curie温度θc逐渐减小。MnO2掺杂量为0.2%的压电陶瓷适合制作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其压电性能为:εr=2138,tanδ=0.0058,kp=0.613,Qm=1275,d33=380pC/N和θc=205℃。  相似文献   
996.
熊建林 《炭素》1989,(4):24-34
本文从摩擦学的观点出发,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碳石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摩擦、磨损与润滑,并提出了减小有害摩擦,降低磨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用途:焦炭燃烧法脱氧后的煤层气,在脱氧的同时,对煤层气进行了”补碳”,对其脱氮浓缩后,可作为甲醇合成气,改善氢碳比后的合成气有利于甲醇的合成,提高了甲醇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8.
点沸溶剂法制备核桃壳木质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核桃壳中的木质素能在热的高沸溶剂(HBS)及少量催化助剂中溶解而与纤维素分离。由于HBS易溶于水而木质素难溶于水,因而加水能将溶解在HBS中的木质素沉淀出来。沉淀物经洗涤、低温冷冻干燥可得到低灰分的木质素。HBS经热蒸发去水后可循环使用。工艺过程无废液排放。HBS法能使木质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节能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99.
樊志  牛众成等 《化学世界》1995,36(12):619-622
本文简要评述了C60及相关的全碳分子的发现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样品的制备、分离,对其结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作了综述,指出了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碳四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碳四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体系、影响因素及催化裂解方式。该催化剂体系包括硅铝酸盐及锆硫酸盐,氧化铝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混合物,负载型催化剂等3种类型。其中分子筛(晶体硅铝酸盐)及其改性催化剂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除操作条件外,稀释剂、引发和抑制剂和裂解反应方式对催化裂解反应均有影响。催化裂解反应机理与催化剂的种类和反应条件相关。对于酸性分子筛催化剂有2种比较公认的机理:正碳离子机理,自由基与正碳离子机理两种形式。研究表明碳四烷烃,特别是正丁烷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具有良好的低碳烯烃收率,收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