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41.
陈薪伊  刘瑜 《辽宁丝绸》2023,(1):5-6+41
《维摩诘经变》是敦煌佛教的经变画之一,上面的各国王子图细致地描绘了王子的服饰。在这些王子的服饰中大量地出现了团花纹样,结合文献查阅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壁画服饰上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团花纹样在《维摩诘经变》的各国王子服饰中造型丰富,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表现,并且受到中亚和西亚文化的影响。团花纹样在服饰上运用在身份高贵的人身上,在各国王子图中穿团花袍服、戴团花帽都是身份高贵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2.
莫高窟第331窟东壁北侧绘有一铺以十一面观音为主尊胁侍的说法图,经分析可知,该造像组合是在借鉴长安出土的“大唐善业泥”的基础上,参考其他相关的唐长安风格佛教造像改造而成的一铺佛教艺术作品,创作年代大致为垂拱二年(686)至圣历元年(698)这段时间。第331窟以及第332、148窟作为敦煌李氏家族在莫高窟开凿的洞窟,三者不仅作为初盛唐时期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洞窟,窟内还出现了大量与唐长安相关的造像内容,这表明其深受唐长安佛教思想及艺术的影响,是唐代长安风尚浸染下所建造的一批洞窟。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调研,以及对相关管理人员和30位参观游客的访谈研究我们发现,运用产业化的思维和数字化手段,莫高窟实现了保护原真与体验原真两种需求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同时,莫高窟应用创新的表现手法,逐步在混合空间内让数字文化遗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结合原真性印象管理理论和数字技术下博物馆空间划分理论,本文从现实空间、数字空间和混合空间三个层面,为数字环境下文化遗产在多空间的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4.
曹春平 《建筑师》2021,(5):84-93
通过对现存闽南"结网"藻井的实例考察与分析,以及对"结网"藻井的内部结构与安装程序的分析,本文阐述了闽南"结网"藻井的基本形制与结构特点.对近代工匠王益顺的《吉网内用木料法》的解读,揭示了传统工匠"结网"藻井的设计原则、手法与审美思想."结网"藻井的施工实践与经验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闽南木作技术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通过文字史料、图像史料、考古遗存和建筑实例,简要回顾了中国从穴居时代到晚清时期的顶棚发展史。数千年前,顶棚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部件,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礼制系统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尊崇和中心的意义。此后的顶棚吸收了诸多富有象征性的形式要素,并由结构策略和几何法则构筑其基本语汇体系,这些基本语汇的巧妙排列和丰富变化,是中国建筑体系采用简约统一的构架形式塑造千变万化的场所特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6.
莫高窟第196窟是敦煌石窟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窟檐建筑,综合利用多种历史图像材料和空间信息采集手段,对其窟檐建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基本厘清第196窟窟檐百年来历史风貌变迁以及80年来的科学调查历程,校核了第196窟窟檐历次测绘数据,明确了窟檐建筑形制与结构特征,标识出主要构件与改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