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71篇
  免费   14174篇
  国内免费   5685篇
电工技术   4670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9130篇
化学工业   27338篇
金属工艺   8814篇
机械仪表   8947篇
建筑科学   11175篇
矿业工程   4415篇
能源动力   3407篇
轻工业   15214篇
水利工程   3489篇
石油天然气   4645篇
武器工业   1048篇
无线电   99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671篇
冶金工业   6720篇
原子能技术   1392篇
自动化技术   11048篇
  2024年   443篇
  2023年   2244篇
  2022年   3972篇
  2021年   6246篇
  2020年   4457篇
  2019年   4100篇
  2018年   4158篇
  2017年   5108篇
  2016年   6373篇
  2015年   7029篇
  2014年   8888篇
  2013年   9260篇
  2012年   8694篇
  2011年   8314篇
  2010年   6219篇
  2009年   6266篇
  2008年   5679篇
  2007年   7752篇
  2006年   7575篇
  2005年   6240篇
  2004年   4668篇
  2003年   4193篇
  2002年   3412篇
  2001年   2665篇
  2000年   2335篇
  1999年   1717篇
  1998年   1305篇
  1997年   1163篇
  1996年   1044篇
  1995年   764篇
  1994年   697篇
  1993年   563篇
  1992年   456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381篇
  1989年   272篇
  1988年   240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64篇
  1985年   138篇
  1984年   167篇
  1983年   109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75篇
  1966年   56篇
  1964年   65篇
  1962年   78篇
  1959年   63篇
  1955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采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硅胶管和弹性骨架制作了柔性关节,对其进行静力学实验,得出了在相同气压下的弯曲角度和夹持力,并建立了柔性关节形变模型,获得了其气压下的形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硅胶胶管邵氏硬度越小,其剪切弹性模量和弹性模量越小,其硅胶管制的柔性关节柔性和力学特性越好。该研究为弹性硅胶管在气动人工驱动器的应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街区尺度区域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空间格局, 影响了城市局部区域的微气候特性。本文从量化城市地表要素对局地气候影响的视角出发, 提出了基于街区边界和区域内空间特性指标计算的局部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划分方法, 该方法面向街区单元, 较好地描述了街区尺度局部区域的精细化空间格局。以湿热地区典型的人工生态城区(广州大学城)及典型中心商务区(珠江新城)为例, 利用所提出的LCZ划分法构建了两个案例区域的LCZ分布图, 以及建筑空间形态与下垫面布局特性指标分布图集。从图集对比结果可知, 大学城主要以开敞式中层建筑为主, 而珠江新城则以紧凑型高层建筑为主。城市区域LCZ空间特性参数的可视化表达将为街区小气候分布规律的量化研究和气候适宜型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湿热地区街区尺度地表形态特征对城市热湿环境的影响,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分类方法, 在湿热地区广州市选取了7个典型街区并对其进行地表形态特征的参数化表达; 采用实测与ENVI-met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不同街区地表形态特征条件下的热湿环境参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具有高层密集建筑群的街区内呈现出较低的空气温度, 而紧凑低层建筑区呈现出高温低湿的热湿环境, 开敞空间的街区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分布更均衡, 空间差异性较小。此外, 基于实测数据对ENVI-met软件模拟湿热地区街区热湿环境的结果精度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ENVI-met整体上可以较好地预测湿热地区不同街区内的热湿环境特征, 但对于紧凑低层建筑区的模拟精度偏低。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升钢纤维-砂浆界面的黏结性能,采用9种基于硅烷的表面处理剂对钢纤维进行浸渍处理并高温固化成膜;埋置于水泥砂浆圆柱体试块中,开展单根纤维拉拔试验,获得拉拔荷载-位移曲线.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硅烷涂层对钢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钢纤维-砂浆界面的黏结性能;拉拔峰值荷载最高增加5.75倍,拉拔能耗最多增加2.48倍. 硅烷Z6011和Z6020及复合涂层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界面黏结强度,主要增加钢纤维与砂浆界面的化学黏结力;硅烷Z6030和Z6040及复合涂层对界面黏结强度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增加界面滑移摩擦力.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界面黏结性能的提升机理,发现硅烷涂层使得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更致密,显著提升了钢纤维-砂浆之间的黏结性能.  相似文献   
995.
利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梳理了1980年以来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国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机制、人工智能对就业规模的影响、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形态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劳动过程与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议题; 理论性的论述占大多数,而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较少; 宏观性的研究较多,深入企业与生产现场考察的微观研究较少. 未来应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进行多种视角与跨学科研究,重视实证研究与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高铁站的选址一直处于矛盾之中,政府既要减少高铁站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又要考虑拆迁成本,如何让高铁站的选址更加科学成为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为此,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建立了经济贡献率模型,得到高铁站对该市的经济贡献率;以辽宁省已建成的高铁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建设投入、施工耗时、换乘方便度、经济贡献等角度进行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铁站选址评价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对辽宁省3个高铁站选址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北站选址较为成功,客流量、距市中心距离是影响高铁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跨中开裂后的刚度特性,开展不同裂缝名义损伤比下跨中预裂梁的力学试验。试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预裂梁,考虑了跨中3种不同长度a(a=8、18和26 mm)的预制裂缝。试验研究8 m标准跨径混凝土简支梁不同荷载级别下跨中预裂梁抗弯刚度折减系数k随裂缝名义损伤比λ和裂缝张开度w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试验工况下,k均随λw的增加而降低,k的降低幅度在裂缝长度小于钢筋保护层时变化较小,在裂缝长度接近钢筋高度时快速降低,而在高于钢筋位置后则降幅减缓在此基础上,提出跨中开裂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抗弯刚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为该类梁桥跨中开裂后刚度性能的准确预测与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主要介绍换热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对不同结构换热器的产生及典型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微结构换热器和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及其为了实现强化传热所开展的相关几何参数优化和结构改进的发展工作。分析现有换热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限制,总结换热器结构更新的具体建议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水利工程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混凝土构件会出现磨蚀、裂缝等损伤,如这类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水工混凝土构件中的裂缝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体化检测思路,具体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即“普探—详查—判定—验证”,其中,普探阶段采用探地雷达法,确定裂缝的总体分布;详查阶段采用超声横波反射三维成像的方法,确定裂缝的纵深向分布;判定阶段分别采用裂缝测宽法和表面声波法,用来确定裂缝的表面宽度和贯穿深度;验证采用钻孔电视,确定探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述技术路线突破了单一方法的限制,可有效地运用于水工混凝土构件裂缝检测,经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The surface nanocrystalline microstructures of 7A04 aluminium alloy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circulation rolling plastic deformation(CRPD), the grain refinement behavior and the hardness variation were examined.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s show that, after the CRPD treatment, the mean grain size in the surface layer is about 50 nm.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s i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after CRP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atrix,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the grain refinement. The microhardness at the top surface can reach about HV0.05335, while the value of the matrix is HV0.05160 or so. The surface hardening effect is obtained obviously. Besid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nanocrystalline laye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the XRD analysis and the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nanocrystalline layer has better thermal-stability than the matrix. And the DSC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 has influence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7A04 aluminum all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