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2篇
  免费   1367篇
  国内免费   343篇
电工技术   772篇
综合类   820篇
化学工业   1371篇
金属工艺   1256篇
机械仪表   1366篇
建筑科学   373篇
矿业工程   220篇
能源动力   91篇
轻工业   1679篇
水利工程   107篇
石油天然气   395篇
武器工业   140篇
无线电   8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76篇
冶金工业   278篇
原子能技术   50篇
自动化技术   73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918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541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715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超声辐照下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辐照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中加入一种新型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基础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CMC—A9),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声辐照下初级自由基并非由通常认为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产生,而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超声辐照下断裂,产生自由基。通过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机理不同于常规乳液聚合,聚合反应过程只有两个阶段,即加速期和减速期,不存在恒速期。加入CMC—A9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和较低的超声功率下达到较高的单体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求解正常声光相互作用拉曼 内斯 (Raman Nath)方程的矩阵级数解法 ,该解法直观方便且具有普遍性。计算结果表明 ,对Q =4 1π ,Bragg衍射的效率只有 97 5 % ;对非对称入射 ,以往的Raman Nath近似解误差较大 ;指出提高Bragg衍射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于提高声光频率比并给出计算声光器件最优长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螺栓轴向紧固应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声波速度会因材料中加载应力而产生微小的变化,这一现象特别适用于测量螺栓的轴向应力。根据螺栓的轴向应力与超声波传播时间变化率的关系,作者研究了一种可直接测量螺栓轴同应力的仪器。实验结果显示,本项技术十分适合现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标准的技术特点、主要内容,并对本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企业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本标准在检测工艺方面与ASTM E1961-98相近。验收部分是从缺欠的位置、缺欠自身高度和长度来加以限制,较为合理,具有科学性,与EN25817-92和ISO5817-92标准相当,比API1104-99标准偏严,与西气东输工程射线检测企业标准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素法 ,分别数值计算了平底孔道、台阶式孔道和尖劈状孔道等 3种孔眼模型中不同中心频率 (10 0 k Hz、5 0 0 k Hz、1MHz)的散射超声脉冲波。计算结果表明 ,无论选用哪一种孔底模型 ,均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对应于孔底的声波信号。但是 ,孔道越不规则 ,使用的超声信号的主频越高 ,则孔底信号越差。为了兼顾孔底信号质量和信号采集、传输的代价 ,在未来的检测仪器中应采用尽可能低的测量频率 (低于 5 0 0 k Hz)  相似文献   
16.
利用CFD获取超声流量计截面速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敏  傅新  陈鹰 《工程设计学报》2002,9(2):101-102
 通过CFD技术在超声波流量计设计过程中的引入,为流量系数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特定管道的理论计算表明,采用CFD技术获取的管道内部流型完全可以与试验数据吻合,有助于超声波流量计应用场合流量系数曲线的获取及其精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振动体具有两个固有频率的特点,设计了具有频率跟踪特性的超声直线电机驱动器,利用激励信号频率变化改变电机运动方向,实现了超声直线电机的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平  王汉功 《材料保护》2002,35(11):12-14
采用自行开发研制的超音速电弧喷设备,在45钢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组织及其结合强度、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可以在45钢表面形成 度高、孔隙率低,结合强度较好和硬度高的Ti-Al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系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声将  何敏  任佳 《天然气工业》2006,26(3):111-113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已有大量超声波流量计用于高压、大流量的天然气计量。尽管我国已于2001年颁布并实施了气体超声波流量计使用方面的国家标准GB/T18604-2001,但是随着超声波流量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国内外对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性能的影响因素已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且,目前我国超声波流量计在天然气计量中的应用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根据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噪声、脏污、压力及温度测量对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系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改变虽经实验室检定合格、但用于现场却不能达到预期计量性能效果的情况,使超声波流量计在现场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Improvements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 in conventional or near net shape casting depend on sophisticated methods of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central unsoundness and inhomogeneity of the cast material. As long as remarkable deviations referring to the quality features exist between the slab centre and the bulk material such methods should be looked after. Two semi‐macroscopic methods of segregation analysi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potential of the emission spectr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ectioning of a sample and secondly, the computer aided micro‐probe analysis. Both methods are restricted to small local areas. The proneness of elements and steel grades with respect to micro‐ and macrosegregation as well as distribution‐ and segregation coefficients ar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a diffusion anneal on homogenisation of segregation is studied. Last not least the precipitation of sulphides, phosphides or carbonitrides is estimated. Ultrasonic detection of the central unsoundness of conventional slabs or thin slabs is a new approach towards a quantitative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The sample size is 400 mm x 300 mm x 30 mm. To achieve a low ultrasonic noise using a 5 MHz‐transducer the samples are heat treated for grain refinement. “Dog bone porosity”, macroscopic topographical misfit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olidifying shells, periodical corner cracks or systematic transverse centre cracks are detected. Obviously, segregations do not reflect the ultrasonic beam. However, it can be presumed that an inte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porosity and segregation, although these might be locally apart from each other. This new ultrasonic test of the central unsoundness of continuous cast (c.c.) slabs gives valuable arguments to machine builders and maintenance people to decide on the right concepts for strand guidance, support rollers and secondary cooling. Soft reduction can be optimized and variations in casting speed counteracted by dynamic means. R&D service of this kind can help steelmakers when decisions are impending to build new casting machines or revamp old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