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7篇
  免费   1276篇
  国内免费   980篇
电工技术   258篇
综合类   1074篇
化学工业   644篇
金属工艺   2672篇
机械仪表   1898篇
建筑科学   949篇
矿业工程   175篇
能源动力   343篇
轻工业   233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415篇
武器工业   147篇
无线电   3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70篇
冶金工业   577篇
原子能技术   92篇
自动化技术   46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606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压缩机曲轴系统中的连杆、活塞的速度、加速度及受力计算问题,运用Pro/E和ADAMS软件构建压缩机曲轴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压缩机曲轴系统进行模态计算,利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对压缩机曲轴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并以此对压缩机曲轴进行疲劳强度校核,为曲轴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92.
考虑风荷载与冰荷载联合作用对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的影响,基于IEA 15 MW超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采用一体化分析软件Openfast建立风冰联合作用下大型单桩耦合数值模型,开展超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在风冰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探究不同加载时长、冰激振动模型以及疲劳损伤组合方法对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的动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冰载数值计算模型塔基与泥面线载荷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大,泥面线受冰荷载影响较大,同时泥面线位置较塔基位置承受更大的疲劳损伤,应重点关注。采用不同的荷载组合方向进行泥面线与塔基位置的疲劳损伤估计时,计算结果较风冰联合作用下疲劳损伤相对误差较大。因此,宜采用风冰联合加载的方法进行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的动力响应模拟,进而开展超大型单桩海上风电机组的疲劳损伤估计。  相似文献   
993.
黄蓉  谢亿  王军  曹先慧  胡钰婧  冯超 《矿冶工程》2022,42(3):158-161
某±800 kV换流站换流阀内冷水系统主循环泵出口逆止阀内部扭转弹簧的弹簧臂发生断裂, 采用断口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扫描电镜分析、应力计算等手段, 对扭转弹簧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逆止阀内扭转弹簧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疲劳断裂和摩擦磨损。扭转弹簧和逆止阀存在的设计缺陷也加速了弹簧失效: 在动负荷工作状态下扭转弹簧的局部最大弯曲应力达到许用弯曲应力, 容易引发弹簧发生疲劳断裂;逆止阀结构设计不合理, 加速弹簧臂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994.
刘俭辉  赵贺  冉勇  李斌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5):1821-1827
针对等效应变模型未考虑非比例附加强化影响这一不足,将最大剪切应变幅所在平面定义为临界面,引入剪切平面上的最大正应力、正应变变程以及相位差作为损伤参量来反映非比例加载条件下的附加强化效应,该损伤参量还考虑了临界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正应变变程对材料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采用16MnR、GH4169、S460N、45钢和Pure Ti五种薄壁圆管试件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与三种经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估能力要优于其他三种模型,且寿命预测结果较为精确。  相似文献   
995.
对某新型平台动车组牵引变压器油泵轴承异音进行了原因分析,最终通过对故障轴承的能谱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新的组装工艺及油泵封闭装配室降尘量监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6.
在抽水蓄能机组运行过程中推力头承受着交变应力,容易出现疲劳磨损从而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以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的推力头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并运用CFD技术,分析机组转速、油膜厚度对油膜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推力头在不同转速和不同油膜厚度下的应变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随着机组转速的升高,油膜压力也随之升高;随着油膜厚度的增加,油膜压力先增加后减小;推力头形变量随着转速的升高不断增加,然而形变量相比较推力头的尺寸仍属于小变形范围;在转速一定和不同油膜厚度下,推力头的最大形变均大于油膜厚度进而影响了油膜的均匀分布;推力头的应力循环次数随着转速升高,在应力集中处不断降低;随着油膜厚度的增加,应力循环次数先减小后增加。因此,为延长推力头寿命,应考虑对推力头应力集中处进行表面强化或改善其结构,同时为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油膜厚度和推力头最大形变应尽量接近。  相似文献   
997.
钢丝微动疲劳过程中,钢丝裂纹萌生特性直接影响其裂纹扩展特性,进而制约钢丝微动疲劳寿命,因此开展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元法、摩擦学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运用Smith-Watson-Topper(SWT)多轴疲劳寿命准则建立考虑磨损的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多种不同的钢丝疲劳参数估算方法对钢丝的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预测,并探究接触载荷、疲劳载荷、交叉角度及钢丝直径等微动疲劳参数对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中值法的预测结果最接近实际值;在微动疲劳过程中,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主要与接触载荷和疲劳载荷相关。通过引入微动损伤参数建立简化的适用于钢丝绳的钢丝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通过与考虑磨损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8.
钢质部件热处理时,若发生脱碳会导致其硬度降低,而准确建立硬度与疲劳寿命的定量关系对材料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金属材料硬度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采用修正Miner法得到S-N曲线,从而获得各类钢质部件的疲劳极限。依据累积损伤理论,采用零部件服役应力谱,以45钢和ZG230-450钢部件脱碳引起的疲劳失效为应用实例,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价的验证。结果表明:脱碳会导致部件表面硬度的降低,其主要是通过降低裂纹萌生寿命而影响零部件疲劳寿命;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与应用实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表面硬度影响零部件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具有适用性,有助于零部件表面发生脱碳后进行疲劳寿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一种针对表面硬化滚道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首先,在卡迪尔坐标系中建立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5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计算在外部5个方向载荷联合作用下轴承的内部滚子载荷分布;然后,建立圆柱滚子与表面硬化滚道之间的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滚子接触载荷作用下滚道次表面的脉动应力分布;最后,根据Goodman方程将滚道脉动应力幅值转化为交变应力幅值,运用Basquin应力-寿命理论计算得到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轴承的下风向外圈滚道承受来自风轮的推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短;径向外圈滚道承受风轮的重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长。轴承的疲劳寿命取决于下风向滚道。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某型气体发电机组在耐久试验中活塞销孔出现裂纹的故障,建立活塞销孔裂纹故障树,从活塞强度和疲劳系数不足、活塞制造缺陷等方面进行排查。排查结果显示活塞销孔失效主要是由于气体发电机组高转速、低负荷运行导致活塞销带动活塞上下运动产生了较大交变应力,且磷化工艺缺陷造成了活塞铸造面微小缺陷。分析结果可为气体机活塞设计、产品控制和后续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