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56篇
轻工业   2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1篇
冶金工业   84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The child diagnosis/assessment literature has traditionall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data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as a prelude to treatment. The clinician, however, must also be concurrently engaged in a distinct and phenomenologically different task: that of initiating an intersubjective discourse with the child to enhance the unwinding of the narrative account. Because the assessment process is often geared toward the cultivation and synthesis of "data," historical truth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validation for clinical hypotheses and sometimes a near-exclusive referent of the assessment process. Failure to 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ld's narrative, however, will always restrict the flow and content of the intersubjective discourse between child and clinician and inevitably lead to un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results. Utilizing children's autogenic stories as vehicles for narrative expression is discussed and illustrated through clinical example, and the role of the story-metaphor as an instrument of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s also described.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1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82.
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在转型写作成人童话后,探索走出一条与前期童话大相径庭的路数。从叙述模式、叙事视角、语言特色三方面探讨郑渊洁成人童话的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83.
元小说、元电影是“元叙述”寄生的不同体裁,在叙事方面有类似于“大盒套小盒”的故事架构。“戏仿”、“拼贴”、“时空转换”等叙事技巧,复调的叙事架构,在自我指涉的过程中颠覆了艺术的形式,消解了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以元小说《苏菲的世界》和元电影《开罗的紫玫瑰》为例,比较元小说与元电影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84.
《失乐园》以《创世纪》中人类堕落故事为核心情节,它和《圣经》的关联不言自明,同时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本文从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失乐园》对《圣经》的神义论解读以及《失乐园》与《圣经》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失乐园》创作与《圣经》相关文本的关系作初步的探索,并得出结论:作为《圣经》叙事的复叙事,《失乐园》不是对后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传统外壳之下的变革甚至颠覆,体现了时代和观念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85.
李蕊  张继晓 《包装工程》2017,38(6):92-95
目的使数控机床面板造型设计更加人性化,更符合用户的情感需求。方法以情感化设计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典型机床面板样本,运用感性工学中的语意差异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产品形态要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确定了机床面板造型的情感化影响因子,找到了机床面板的意象语义与形态设计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论综合运用三层次理论和感性工学方法,为其他种类的工业设备面板情感化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良善文化原型的包装设计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承霞 《包装工程》2017,38(22):84-88
目的探讨传统造物原型设计中的良善文化基因。方法从大小传统文化原型样态中求证传统中国普遍存在的伦理视觉,在"仁礼"结构中孕育的可视化良善图景可以作为文化视觉承载着社会前进的动力。以实例进行比较分析,阐扬文明基因中良善设计所起的"明教化、正人伦"的社会映射,说明包装设计作为生活必备物在精神与物质传播中的中介作用。结论华夏文明的智慧在于道德伦理的凡俗生活物质转化,良善图景内蕴的个体信仰与国家精神正是当代包装设计继承的价值和设计创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BP神经网络在产品配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志刚  吕娜  乔现玲  王卉 《包装工程》2016,37(10):136-141
目的实现产品配色设计的自动化。方法以感性工学为理论基础,采用神经网络为关键技术来研究产品配色。首先确定产品色彩的感性词汇与色彩设计要素,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色彩编码与感性意象评价值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豆浆机实例,设置BP模型中的输入层、输出层、隐含层的相关参数来进行豆浆机配色感性意象设计的实验仿真。结果测试验证了BP神经网络在产品配色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性。结论表明了产品感性意象与产品配色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产品配色辅助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感性意象的电动扫地车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瑜  刘宝顺  唐琳 《包装工程》2016,37(20):84-89
目的进一步提高城市街道电动扫地车造型与用户主观偏好的匹配程度。方法选取典型扫地车外观造型风格意象词汇进行研究,并选取语义差分法(SD法)对相关感性意象词汇进行视觉化描述和量化表达。结论将电动扫地车造型简化为特征线,采用贝塞尔曲线对其进行量化描述,获得造型特征线和感性意象词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期对电动扫地车造型设计进行指导,提升设计与感性意象间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89.
卷烟包装结构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辉  韩娜  黄灵阁  马晓华  陈金周 《包装工程》2016,37(24):176-179
目的研究卷烟包装结构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师在进行包装结构设计时能更好地把握包装结构的设计要素。方法运用感性工学中的语义差异法,调查消费者的感性意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包装结构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诊断和检验。结论此模型可拟合二者的关系,可用于评价包装结构设计的感性意象。  相似文献   
90.
基于感性工学的威士忌酒瓶造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威士忌酒瓶造型设计方法。方法以感性工学理论为指导,广泛收集威士忌酒瓶的产品样本和感性语汇,并从中挑选代表性样本与感性语汇,进行威士忌酒瓶瓶身造型拆解,使用5阶语义差异(SD)量表问卷为拆解部分建立感性评量矩阵,运用数量化Ⅰ类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感性语汇与威士忌酒瓶瓶身造型设计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市场随机样本进行验证,从而指导新产品开发。结果由数量化Ⅰ类结果得知,这里拆解的威士忌酒瓶瓶身的5个形态要素项目对消费者的感性认知皆具有影响性。结论 "消费者感性认知"与"威士忌之酒瓶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相关企业和设计师确定产品开发方向,为同类产品提供造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