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在外语整体教学中始终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投入英语写作的时间与实际写作应用水平严重不对等。通过对"输出假设"的研究,讨论输出的四种功能对改善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减弱的启示作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语言输出作用,进行作文写长训练、背诵模拟、模因理论影响下的模拟套写等策略解决写作中存在写作动机减弱问题。  相似文献   
12.
Distin对模因论的新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awkins将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的传递类比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遗传复制,认为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前者为非遗传性,而后者为遗传性。Kate Distin在The Selfish Meme一书中质疑了Dawkins关于文化进化与生物进化方式完全相同的说法,她认为模因进化采用的不是生物进化的自然筛选规律,而是这个世界上自由的人有意图、有意识、负责任的行为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华福文化精髓,通过对文化模因现象的探析来阐释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它们的复制传播为研究人类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幂姆具有复制和模仿的特性,而大量的具体词汇又是在抽象构造的基础上生成的,因而幂姆和构造拥有相互交叉的空间。"名-控"既具有生成性的述宾逆序复合抽象构造,又具有复制特性的语言幂姆。尝试在幂姆论视角下,结合构造语法,对述宾逆序复合构造"名-控"指称性用法的形成及在此基础上大量流行用语的衍生机理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幂姆作为"文化基因"对流行语构造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话语为语料,来探讨语用学中模因论和顺应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中的模因和顺应现象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模因中有顺应,顺应中有模因。网络语言中的模因在社交、现实、心理、语言结构及交际目的等方面表现出了必要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学生习作,探讨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分析了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四种方式,即套用、替换、模仿和移置在写作中审题、篇章组织、段落扩展和句子构造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朱文霜  崔鑫龙  郑文俊 《包装工程》2022,43(22):231-240
目的 基于侗族文化原真性保护视角,对侗族传统文化元素溯源并构建模因数据库,探索非遗视觉元素原真性设计的客观流程。方法 利用符号学指导数据的采集、提取,应用模因论对符号进行分析、重组,实现侗族传统元素特征的数字化提取和图谱表现,再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侗族符号进行判断矩阵赋权。结果 通过构建完整的侗族传统元素模因图谱评价体系及后续应用流程,有效地将传统元素运用于导视系统设计,实现传统元素的原真性与在地性设计,形成基于侗族文化创新设计深度思考的设计模式。结论 以侗族聚落文化模因为指导的导视系统设计,使导视系统既实现了自身功能性,又大幅提升了文化附加值,扩大了侗族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承价值,增强了对侗族聚落文化的原真性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际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正如每一种事物都有多个名称一样,人际称谓也丰富多样,反映的是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汉语中丰富的人际称谓多方位显现复制、传播、变异等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模因理论重新认识背诵在外语教学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诵作为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教育者在教学中所沿用。但今天,当人们过于热衷地应用分析性、启发性的语言教学法时,背诵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随着对模因论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重新发现了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作为一种尝试,模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有效基因——公式语言—背诵和仿写的写作教学模式被引入了课堂。这种方式对大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性在时长为两个学期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最终得出结论,经过模因论指导教学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这种教学的学生语言准确性,尤其是句法准确性上有更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