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177篇
化学工业   1769篇
金属工艺   129篇
机械仪表   86篇
建筑科学   135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97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4篇
冶金工业   129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Y. Konishi 《Polymer》2006,47(15):5371-5391
A novel percolation phenomenon with inorganic nanoparticle loading in polyamide 6-carbon based nanoparticle hybrids was identified. Percolation threshold substantially shifts to lower carbon black (CB) volume fra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ly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organoclay) while the effective organoclay concentration can be optimized to lower the slope of percolation curve maintain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ithin static dissipative 10−6-10−9 S cm−1 range. Organoclay/CB ‘nano-unit’ morphology was found in polyamide 6 ternary hybrids. It is composed of stacked organo-montmorillonite platelets that deform to wrap partially around one or two primary CB aggregates. This elementary nano-unit structure induces CB network self-assembly within polyamide 6 matrices. The structure was found to be prevalent throughout the polymer matrix. This morphology remains robust under wide range of thermal-deformation histories due to the strong preferred organoclay/polyamide 6/CB interactions that partially blocks the electron conduction and hopping mechanisms with clay ‘walls’ thereby reducing the slope of the percolation curve. Organoclay can be used as a dispersion control agent in these polymer-carbon systems to induce self-assembly of CB network at low CB content, simultaneously, partial blocking the electron hopping pathways to level the slope of percolation curves. High order exfoliation and nano-scale dispersion of organoclay is essential to induce this advanced percolatio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02.
杨旭锋  陈栋栋  职慧珍  杨锦飞 《精细化工》2020,37(10):2120-2124
以三苯胺为原料,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制备得到中间体4,4′,4′′–三碘代三苯胺(TITPA),该中间体与亚磷酸三甲酯在Pd(PPh3)2Cl2催化下经Arbuzov重排得到目标产物4,4′,4′′–三膦酸甲酯三苯胺(TPTPA)。通过1HNMR、13CNMR、31PNMR、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目标化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 n(Pd(PPh3)2Cl2)∶n(TITPA)= 0.18∶1.00,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5h。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TPTPA的收率可达82.5%。接着,TITPA用于PVC的阻燃改性。结果表明,当TPTPA添加量为10%(以PVC树脂的质量为基准,下同),样品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9.6%、UL94垂直燃烧达V-0级,且力学性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3.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种类。特性与应用,讨论了它们的导电机理及影响导电性的因素。着重全叙述了国内外对添加抗静电剂、导电填料以及共混复合型导电塑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国内有关工程塑料的文献,报道了1994年国内热塑性树脂及塑料、热固性树脂及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进展,以及工程塑料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5.
有机锡化合物的用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机锡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和材料等方面有其极为广泛的用途,本文概述了有机锡化合物作为塑料热稳定剂、生物杀伤药剂和均相催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简要评述了国外塑料挤出成型加工技术及设备的近期进展,重点介绍了混炼挤出技术及设备、反应挤出技术及设备以及共挤出成型及设备的发展动向,并列举了国外主要公司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7.
塑料旋转成型的特点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塑料旋转成型的原理和主要特点,对旋转成型制品中易出现的气泡和弯曲,收缩现象,以及冲击强度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应地提出了减少或消除旋转成型制品中的气泡,减少或消除制品收缩和弯曲,以及提高制品冲击强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基于专家系统的塑料制品模具材料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制品模具材料优化选择专家系统依据用户提供的塑料制品种类、批量,成型模具工作条件与失效形式, 制品与模具特殊要求等容易确定的初始信息,遵从“满足使用要求,发挥材料潜力,经济技术合理”的原则,采用规则推理和实例推理方法来优化选择模具材料,提出合理的选材建议并给出被选材料的技术资料。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具有简明的塑料制品成型模具材料通用应用手册的功能。系统由用户信息输入、材料优化推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用户技术文件管理和系统管理等五大模块组成。系统以导航方式进行操作,使用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9.
湛丹  周南桥  朱文利  孔磊 《塑料》2005,34(2):36-40
阐述化学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和添加剂对PVC微孔发泡的影响,综述了PVC微孔发泡成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间歇成型法、连续挤出成型法和电磁动态挤出成型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微孔发泡过程为PVC微孔塑料连续挤出成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国内外汽车工业对塑料的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提出了"十·五"期间塑料在我国汽车领域的应用方向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