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5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10篇
化学工业   549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380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19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D-半乳糖建立氧化损伤小鼠模型,考察了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对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裙带菜孢子叶多糖能够增强小鼠血清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有效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显著提高了氧化损伤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相对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NK细胞杀伤活性和抗体生成能力。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对以明胶和假单胞菌PT-8胞外多糖为壁材制备红花油微胶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壁材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分数、交联时间、壁材质量比、pH。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质量浓度为50g/L,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交联时间为140min,壁材质量比为5∶4,pH为3.6,此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12%。经显微镜观察发现,微胶囊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较好,粒径在1~10μm。假单胞菌PT-8胞外多糖可以作为制备红花油微胶囊的壁材。  相似文献   
53.
油茶皂素、油茶多糖及糖萜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茶皂素、茶多糖与糖萜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作详细综述,特别是详细介绍油茶皂素与茶多糖的水解,并指出糖萜素是油茶皂素与油茶总糖(含淀粉)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54.
盐藻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盐藻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多糖得率的参数如温度、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确定了盐藻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时间300min,水料比20∶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09%。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经脱蛋白和透析处理的多糖,得到1种中性多糖和2种酸性多糖,经Sephadex G-100柱洗脱后仍显示为单一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5.
甘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泡加传统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及浸泡加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了甘薯茎叶中的绿原酸,并将三种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优选出甘薯茎叶中绿原酸提取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次数、超声提取时间、温度、功率及乙醇浓度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加超声波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溶液、浸泡12 h,控制温度70℃,功率80 W,提取两次,每次2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56.
"咸"甜"一直以来被视为五味之一。古代文人笔记中关于饮食习俗上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一说,影响甚大。"糖"作为甜味的主要调味来源,除了拥有调味功能以外还具有防腐功能,"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是对糖的调味与防腐功能认识混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硫酸化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几年硫酸化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氯磺酸-吡啶法和氯磺酸-甲酰胺法制备硫酸化多糖的情况。硫酸化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和防止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8.
多效唑对甜玉米种子老化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人工老化的甜玉米种子活力下降,发芽势、发芽率也随着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亦明显降低.与水处理相比,经PP333处理后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水和PP333处理的甜玉米,POD活性呈先迅速下降后缓慢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9.
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糖为一种发酵产品,粘度可高达10Pa·s,属高粘度的非牛顿流体.它的脱色是通过与脱色剂的混合而实现的,常见的脱色过程为机械搅拌式间歇生产,能耗大且效果不佳.利用静态混合器可实现生物多糖与脱色剂的连续处理,混合时间短,能耗低、效果好.在脱色过程中,pH值、脱色剂用量及混合时间对脱色的效果均有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变化曲线以及压力损失的回归公式,找到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60.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与混合正磷酸盐作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淀粉磷酸单酯.选取酯化剂配比、pH值、酯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5个因素为变量,以产物的取代度DS为试验指标,通过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出这5个因素与DS的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NaH2PO4:Na2HPO4=3∶1;反应温度130~140 ℃,反应时间2~3 h,pH值5.5~6.0、催化剂用量为淀粉重量的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