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74篇
  免费   1978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电工技术   313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760篇
化学工业   6720篇
金属工艺   3997篇
机械仪表   5322篇
建筑科学   4254篇
矿业工程   2635篇
能源动力   679篇
轻工业   5125篇
水利工程   904篇
石油天然气   2176篇
武器工业   583篇
无线电   37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91篇
冶金工业   4708篇
原子能技术   315篇
自动化技术   3472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1025篇
  2021年   1292篇
  2020年   1289篇
  2019年   1366篇
  2018年   639篇
  2017年   988篇
  2016年   1278篇
  2015年   1710篇
  2014年   3473篇
  2013年   2601篇
  2012年   3044篇
  2011年   3095篇
  2010年   2657篇
  2009年   2622篇
  2008年   2828篇
  2007年   2453篇
  2006年   2301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1986篇
  2003年   1738篇
  2002年   1518篇
  2001年   1274篇
  2000年   1130篇
  1999年   972篇
  1998年   824篇
  1997年   741篇
  1996年   736篇
  1995年   660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461篇
  1992年   484篇
  1991年   499篇
  1990年   421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热带钢轧机辊型在线检测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云松  彭艳  刘宏民 《轧钢》2002,19(4):44-46
辊型在线检测是提高热带质量的关键技术。在综述了国内外热带钢轧机辊型在线检测现状的基础上 ,对几种典型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指出辊型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单机架四辊光整机生产薄宽镀锌板过程中的边浪、复合浪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以二维变厚度有限元程序为辊型设计的工作平台,建立了四辊光整机辊系弹性变形有限元模型,提出了变接触支撑辊(VCL辊型)技术,并与不同工作辊辊型配套使用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VCL支撑辊辊型可以增加光整机板形控制能力,消除边浪并改善支撑辊轴向不均匀的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993.
四元数法在求解电极加工位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针对整体涡轮盘的几何造型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共轭曲面的创成条件,为求解电极在电火花创成加工中的位姿提供了数据和依据;接着讨论了电极在加工中的位姿问题,主要研究了利用四元数方法求解电极的姿态过程,最终得到了一种计算无干涉创成加工中电极运动位姿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热轧辊轴承失效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观察,表层碳浓度和表面硬度测量,剥落块显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工作面产生早期失效的原因是:较大尺寸的夹杂物在切应力的作用下萌生微型纹成为疲劳源,疲劳裂纹倾斜扩展至表面从而导致轴承圈工作面产生剥落损伤。  相似文献   
995.
用新辊系改造 45 0轧机 ,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轧机的潜能 ,解决产品转型问题。本文介绍了新辊系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96.
四辊轧机弹性变形解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寄  王艾伦 《轻金属》2007,(4):50-55
在四辊轧机的轧制过程中,辊系的弹性变形、轧制压力分布等都很复杂,现有的辊缝形状解析模型一般都计算繁琐,不能直接应用于板凸度的在线控制。针对轧制过程中轧辊的弹性变形和轧辊与轧件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四辊轧机辊系变形和具体的受力状况分析,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直观的辊缝形状函数,明确了其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对某“1 4”铝热连轧机的精轧末机架的出口板凸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与在线所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其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精度高,误差在15%以内。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板形的预报和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根据VC轧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针对VC轧机的板形控制数学模型,并以板形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一套新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设计出合适的工作辊与支承辊辊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了轧机的板形控制效果,改善了板形质量,降低了双边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介绍唐山不锈钢公司提高扇形段的使用寿命以及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矫直辊曲线及调整角度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矫直辊辊形曲线计算原理,并作了定性分析;根据解析法与椭圆法归纳出辊形曲线程序设计的数学模型联;计算出了各种钢管对应的矫直辊调整角度。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放电等离子火花烧结法(SPS)制备四元ZnxBi0.5Sb1.5-xTe3(x=0.05~0.4)(摩尔分数,下同)合金,得出当Zn的量为0.05时,材料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室温附近其值为2.5×104Ω-1·m-1,大约是三元Bi0.5Sb1.5Te3合金的1.35倍.在同温度下,功率因子p值也取得最大值(1.65×10-3W·m-1·K-2),而三元Bi0.5Sb1.5Te3合金的功率因子p值为1.35×10-3W·m-1·K-2.在该合金中用Zn替代Sb元素后,合金的微结构逐渐随Zn的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