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4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电工技术   127篇
综合类   290篇
化学工业   2256篇
金属工艺   157篇
机械仪表   177篇
建筑科学   603篇
矿业工程   900篇
能源动力   136篇
轻工业   927篇
水利工程   242篇
石油天然气   715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4篇
冶金工业   980篇
原子能技术   43篇
自动化技术   17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堆存的石煤提钒尾渣量高达数十亿吨,尾渣中含有钒、铜等多种金属,高效回收尾渣中有价金属既可以实现其资源化,同时防止尾渣污染周边环境。本文采用微生物浸出技术回收石煤提钒尾渣中有价金属V和Cu,重点研究了不同初始pH、溶氧量(以摇床转速表征)、黄铁矿添加量、浸出时间等不同因素对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浸出尾渣中金属钒、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 2~4范围内对V,Cu浸出率影响不大,较高的摇床转速有利于V,Cu的浸出;在初始pH为2、摇床转速170 r·min-1、黄铁矿添加量15 g·L-1的条件下,T.f菌浸出尾渣10天后,V和Cu浸出率分别达到83.4%和87.8%,相比单独酸浸体系,V和Cu浸出率分别提高了32.6%和17.92%,说明T.f菌在浸出石煤提钒尾渣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推动微生物技术在石煤提钒尾渣资源化的稳定应用进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2.
以陕西某地硅质钒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一硫酸浸出、硫酸助浸、空白焙烧—浸出、硫酸熟化—常温水浸提钒探索试验,确定出硫酸熟化—常温水浸工艺更适用于硅质钒矿,同时考察了熟化温度、熟化时间、熟化硫酸及水用量、矿石粒度、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熟化硫酸用量15%、熟化水用量10%、熟化温度130℃、熟化时间4 h、原矿粒度-8 mm、熟料浸出液固比1.5、常温浸出3 h的条件下,可获得78%左右的钒浸出率。该硅质钒矿经硫酸熟化后水浸,浸出温度对钒浸出率影响小,可采用"熟化-柱浸(堆浸)"工艺进行提钒。  相似文献   
73.
为了提高湿法提钒工艺过程控制效率,采用以过氧钒离子(VO(O2)+)显色特性为基础的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测定钒含量,实现了样品中钒含量的现场快速测定。首先通过在试样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pH值至9~10,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将低价态钒全部氧化至钒(V),再加入硫酸调整溶液至酸性,钒(V)与过氧化氢在室温下形成稳定的红棕色过氧钒离子(VO(O2)+),于450 nm处测定吸光度。钒质量浓度在2.0~400 mg/L内与吸光度值符合比尔定律。采用实验方法测定3种湿法冶金提钒液体试样(包括钒浸取溶液、钒盐沉淀后溶液以及废水等)中钒,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0.38%、3.5%和7.6%;与高锰酸钾氧化-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4.
单塔汽提装置原料水罐产生腐蚀裂纹的原因分析判断为低温HCN-H2S-H2O环境下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根据腐蚀成因制定了合理的焊接补焊工艺;涂料防护施工的重点在于表面处理,喷砂后用面粘效果理想且节约施工时间,可延长涂层寿命。  相似文献   
75.
林锡忠 《无损检测》2005,27(11):569-571
半波式电磁轭组合了交流和直流电磁轭的优点。交叉半波式电磁轭可实现全方位探伤且连续可调、灵敏度高、能耗低、体积小。其提升力-F不是磁场强度峰值Bm的单值函数,因而不能反映电磁轭对工件的磁化能力,更不能反映其磁粉探伤灵敏度。  相似文献   
76.
1 中压汽提装置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合成氨装置采用的是Unde-AMV技术,生产工艺为天然气蒸汽转化法,在脱碳工序有大量的工艺冷凝液生成。这些冷凝液在汽提塔中利用中压蒸汽进行汽提,达标冷凝液经水处理装置处理后重新利用。其流程为:低变气进入脱碳工序,经气体冷却器(05E001)、再沸器(05E002)和脱盐水预热器(05E009)换热,冷凝的水蒸气(约35t/h)在分离器(05F001)分离后,用泵(05P006A/B)送至汽提塔(05C003);冷凝液从塔的上部进入,  相似文献   
77.
浅谈国产化CO2汽提装置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引进了17套年产500~600kt的CO2汽提法大型尿素装置,1975年国内完成了年产240kt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设计,并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投产,1991年又完成了日产140t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设计,并在山东潍纺化肥厂、河北元氏化肥厂投产,标志着我国CO2汽提尿素工艺装置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目前除液氨喷射器外,  相似文献   
78.
0 前言自60年代以来,大气污染的防止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一方面,向大气中排放SO_2已受到限制。作为对策,也开始实施对重油的间接和直接脱硫,其结果是使减压残油亦即沥青的生产造成过剩。  相似文献   
79.
提高发酵过程乙醇分离效率的新型反应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侧臂循环的气升式反应器,该反应器可以有效地把真空闪蒸发酵和汽提发酵2项技术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汽提和闪蒸过程相比,利用此反应器进行同步汽提闪蒸操作,大大提高了乙醇的移出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酵强度。  相似文献   
80.
ATP技术用于褐煤热解提质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P(A lberta-Taciuk Processor)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提出利用ATP技术加工处理内蒙古褐煤的设想,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利用ATP技术处理褐煤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