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7 毫秒
71.
国际稀土新形势下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稀土产业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国政府对稀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制定各种相关政策鼓励稀土产业的发展。此外,稀土产品价格连年大幅上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拉动了全球对稀土资源勘探项目的空前  相似文献   
72.
重稀土添加剂对镍转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稀土-丙烯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焕明  索全伶  郑焱  韩利民 《稀土》2005,26(1):12-13
以稀土氯化物、丙烯酸与8-羟基喹啉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重稀土(Yb3+、Lu3+)的三元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确定了其组成并推测了其分子结构。经差热热重测定(DTG),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  相似文献   
74.
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n anti-degradation of Y base heavy rare earths-magnesium and cerium base light rare earths-magnesium nodular cast iron were studied. Curv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heroidization grade of liguid iron treated by different nodulizers and holding time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e the remains of the rare earth, the longer the anti-degradation time, the liquid iron was treated either by Y-Mg-Si or by Ce-Mg-Si nodulizer. When the rare earth remains are above certain quantity, the spheroidization grade starts to decline. When liquid iron treated by either Y-Mg-Si or Ce-Mg-Si nodulizer with proper remains of rare earths about 0.04% 0.06%(mass fraction), the anti-degradation is the best, and the remains of Mg being about 0.04% -0.07% (mass fraction). Rare earths-Mg nodulizer with moderate RE remain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g-Si nodulizer in anti-degradation property. However, Y-Mg-Si nodulizer with moderate remins of Re is better than Ce-Mg-Si nodulizer. Sometimes Ce-Mg- Si nodulizer can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section nodular cast iron.  相似文献   
75.
以缅甸稀土矿与福建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浸工艺方法,研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矿石性质,分析乙酸铵添加浓度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缅甸和福建稀土矿分别属于中钇型中重稀土选择型稀土矿和富铕轻稀土选择型稀土矿,并且均存在铈负异常和铕负异常现象。乙酸铵最佳添加浓度为0.04mol/L,稀土浸出可达到浸出平衡,浸出率提升到95%,同时乙酸铵主要通过增强钇元素的浸出,使缅甸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比值从1.04下降到0.98,福建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比值从1.65下降到1.47,表明乙酸铵能够明显提高中重稀土的浸出。  相似文献   
76.
通过使用钇基重稀土复合变质剂,能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减少Ni、Mo、Cu 合金元素的加入量,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7.
刘仲武  何家毅 《金属学报》2021,57(9):1155-1170
钕铁硼永磁在新能源、信息通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风电系统发电机等对钕铁硼磁体的高温性能和矫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稀土Tb和Dy可以显著提高钕铁硼磁体的各向异性场,但降低了剩磁,增加了成本.21世纪初出现的晶界扩散技术是稀土永磁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它通过将重稀土元素或稀土合金以晶界扩散的方式渗透入磁体,在有效提高磁体矫顽力的同时,大幅降低重稀土含量,提高性价比.晶界扩散技术发展至今,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并已实现工业化,但在技术和理论层面上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进展和作者团队的研究工作,总结了晶界扩散工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措施.对厚磁体的晶界扩散技术、晶界扩散中各向异性行为的利用、低成本扩散剂的选择、晶界扩散与现存工艺的结合、晶界扩散对其他服役性能的影响以及晶界扩散的相关理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晶界扩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偶氮溴膦-PB分光光度法测定镁合金中低品位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在0.04~0.12mol/L盐酸介质中,在50%其他稀土存在下,钇与偶氮溴膦-PB形成红色络合物,在波长700nm处测量吸光度。合金中轻重稀土、锆、镁等离子的干扰,采用柠檬酸—草酸联合掩蔽消除之。钇量在5~40μg/25ml之内符合比尔定律,其回收率在98~104%之间。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9.
P204和P507常用作萃取剂用于稀土浸出液的萃取,采用单一萃取剂萃取难以有效分离、富集稀土,本文利用P507萃取高浓度稀土溶液时对轻稀土萃取能力较弱而P204萃取能力强的特点,创新性提出采用P507与TBP协同萃取中重稀土,然后采用P204与TBP协同萃取轻稀土的工艺,并进行了萃取、反萃取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在试验原料条件下,采用二级萃取工艺,当相比A/O=10/1、pH值4.0、常温、P507体积分数35%、TBP体积分数5%时,P507+TBP对中、重稀土的萃取率较佳,均能达到90%以上;采用二级萃取工艺,在P204体积分数35%、TBP体积分数5%、相比A/O=15/1、常温、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P204+TBP对轻稀土的萃取率达到97%。P507与P204的负载有机相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P507负载有机相经二级逆流反萃、P204负载有机相经三级逆流反萃后均可得到高浓度的稀土富集液,浓度值达到直接进入萃取分离线的要求。该研究在低能耗、低试刘消耗条件下实现了稀土提取利用及初步分离,所生产的氯化稀土溶液可以直接进入稀土分离厂进行分离提纯,为高浓度稀土回收分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0.
赣南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西省赣南地区蕴藏着配分全、品位高、易提取、放射性低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但普遍存在滥采乱挖、浪费资源、生产粗放、污染严重、产能过剩、低价竞销、应用滞后、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不能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带有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优势产业.产品停留在原材料和低端稀土产品上,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性能和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分析了赣南稀土产业的竞争力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开采量和出口量,并加大科研投入,扩大应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加速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