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37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83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29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陈力  关瑞明 《建筑师》2014,(7):73-76
课程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是创造意义的过程。教师的课程意识,最终 以课程设计及其实施方式得到反映,及课程的内在价值得以实现为体现,课堂教学应成为终 身学习的母质。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为平台的、研究式的互动教学,预设课程 的动态实施,创意地开发课程资源,以及变学生为主动地探索知识等教学方式,不仅为未来 的规划师创造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结构和思考空间,而且还可以提供一种长期有效的学习方 法、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62.
张虹 《高等建筑教育》2023,32(5):156-166
城市建设与规划史课程教学以文化自觉为导向,通过构建认知-理解-反思-自立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结合古今中外城市建设史、城乡规划思想史两大教学板块,从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方面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搭建了主干-支系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优秀城市规划传统,理解世界城市发展规律,践行行业职业精神,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为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3.
邹韵  程文 《建筑师》2021,(2):56-64
本文以美国尤其是加州历史上的重大生态事件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为时间线,探讨美国公众、专家以及政府对生态事件的应对.在此背景下,结合尔湾新城的城市规划史料和文献资料,探讨其城市规划过程中针对生态问题的具体策略;采用ArcGIS软件作为工具,进行样本的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对尔湾新城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对其目前的地表景观...  相似文献   
964.
从脑电信号中检测P300电位是实现P300脑机接口的关键. 由于不同个体间的脑电信号存在较大差异,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P300检测方法均需要大量的脑电数据来训练模型. 对于小样本的患者数据, 至今仍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小样本P300脑电信号检测的原型网络方法. 该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  相似文献   
965.
[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966.
我们结合化工热力学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精炼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训练环节、体现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意识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以满足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