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1篇
  免费   3617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电工技术   2112篇
综合类   2371篇
化学工业   2778篇
金属工艺   1240篇
机械仪表   1326篇
建筑科学   3862篇
矿业工程   3177篇
能源动力   782篇
轻工业   1352篇
水利工程   971篇
石油天然气   3637篇
武器工业   111篇
无线电   9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9篇
冶金工业   3087篇
原子能技术   1480篇
自动化技术   158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967篇
  2020年   996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785篇
  2017年   915篇
  2016年   1032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762篇
  2013年   2057篇
  2012年   2045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1416篇
  2009年   1431篇
  2008年   1212篇
  2007年   1585篇
  2006年   1532篇
  2005年   1318篇
  2004年   1214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993篇
  2001年   887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663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Core–shell type nanoparticles of poly(L ‐lactide)/poly(ethylene glycol) (LE) diblock copolymer were prepared by a dialysis technique. Their size was confirmed as 40–70 nm using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he 1H‐NM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type nanoparticles and drug loading. The particle size, drug loading, and drug release rate of the LE nanoparticles were slightly changed by the initial solvents that were used. The drug release behavior of LE core–shell type nanoparticles showed an initial burst during the first 12 h and then a sustained release until 100 h. The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LE block copolymer nanoparticle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initial rapid degradation phase, the stationary phase, and the rapid degradation phase until complete degrada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lidocaine release kinetics were predominantly governed by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in the initial burst phase and after that by both of the diffusion and degradation mechanisms.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5: 2625–2634, 2002  相似文献   
102.
姜秉新  陈波水 《润滑油》1998,13(5):30-32
补充型润滑油添加剂对改善和提高油品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大的发展应用潜力。本文对补充型添加剂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分析,认为补充型添加剂不是万能的,使用时须认真考虑与润滑油的协和性,要加强对它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某工程异形柱头混凝土置换实例,介绍了连续托梁分次置换技术的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4.
孙康  刘辉  李伟 《有色金属》2003,55(3):16-18
采用微波加热法,研究了钛配离子热分解水解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水解产物在大气气氛和300℃下煅烧2h,所得产物为锐钛型TiO2粉末。在紫外线照射下,乙酸经Ti02光催化反应12h后,残余量小于初始量的20%。  相似文献   
105.
门式脚手架在已建高层建筑外装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门式脚手架在已建高层建筑外排栅中的整体搭设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6.
107.
户式中央空调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了我国户式中央空调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三种户式中央空调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把风管式机组作为我国户式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光金矿床产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和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中,赋存于NWW、NNW向断裂构造带内,矿体呈脉状,具有膨缩和尖灭再现特点.中奥陶统多宝山组中性火山岩地层为金矿之矿源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岩浆作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源,构造作用对含金热液的流动与迁移提供了通道.该金矿矿床成因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09.
砂岩储集层微波加热产生微裂缝的机理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微波加热无需介质传热,具有升温速度快、热惯性小、选择性加热、穿透力强、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已被试验性地应用于石油开采中。但有关微波加热对储集层岩石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还很缺乏,限制了该项技术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微波加热前后砂岩岩样微观结构变化、微裂缝产生机理及特征。结果表明,砂岩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微裂缝,且不同岩石的微波加热致裂机理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矿物失水收缩、颗粒粒间开裂和颗粒内部开裂,低渗透致密砂岩刚性颗粒的粒内开裂作用显著。微波加热产生的微裂缝具非定向特征,即使在应力的作用下有一部分裂缝会发生闭合,但仍有大量微裂缝可以起到增加渗透率的作用。井下微波加热的致裂作用有助于改善近井区域渗流能力,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采效率。图4参15  相似文献   
110.
滑块式捞油抽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在捞油作业中油的漏失率.节约能源.分析了筒式捞油抽子的问题.改进其结构,设计了滑块式捞油抽子。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的捞油抽子密封性好.可消除钢丝绳打扭造成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捞油漏失率,避免油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