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23篇
  免费   2084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电工技术   3674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5146篇
化学工业   6946篇
金属工艺   1224篇
机械仪表   2194篇
建筑科学   15057篇
矿业工程   1902篇
能源动力   726篇
轻工业   5668篇
水利工程   2767篇
石油天然气   3538篇
武器工业   549篇
无线电   50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24篇
冶金工业   1611篇
原子能技术   304篇
自动化技术   6081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512篇
  2022年   1516篇
  2021年   1825篇
  2020年   1546篇
  2019年   1897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1140篇
  2016年   1479篇
  2015年   2172篇
  2014年   5260篇
  2013年   4220篇
  2012年   4798篇
  2011年   4730篇
  2010年   3996篇
  2009年   3875篇
  2008年   4644篇
  2007年   3652篇
  2006年   3106篇
  2005年   3230篇
  2004年   2421篇
  2003年   2228篇
  2002年   1616篇
  2001年   1230篇
  2000年   1120篇
  1999年   760篇
  1998年   631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333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和浓缩蛋白(SPC)乳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不同蛋白质量浓度、油体积分数、剪切时间、均质强度等条件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蛋白质量浓度为5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25%、剪切时间为30 s、均质强度为200 Pa时SPI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91.66%;在蛋白质量浓度为4 g/100 mL、油体积分数为15%,剪切时间为120 s、均质强度为500 Pa时SPC乳状液稳定性系数最高为60.17%。分析两种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储藏期间的絮凝情况,结果发现任意蛋白质量浓度SPI乳液4℃储藏16 d均无乳析分层、絮凝现象,蛋白质量浓度低于3 g/100 mL时SPC乳液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层、絮凝现象,且蛋白质量浓度越低乳液絮凝越严重;相同蛋白质量浓度时,SPI乳液粒径均小于SPC,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SPI乳液粒径为281.2 nm,zeta电位为-33.9 mV,SPC乳液粒径为600.2 nm,zeta电位为-26.2 mV,较小的粒径和较大的电位绝对值是SPI乳状液稳定性高于SPC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全球化、国际竞争加剧,迫切需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关键之一便是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这对发挥评价排名对智库有效产出的促进作用,扩大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国智库在国际公共外交上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国内外智库评价基本情况,思考我国智库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线性时滞多智能体系统多类型拓扑切换下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带有时变时滞协议的连续时间线性高阶多智能体系统在多类型有向通信拓扑切换下的一致性问题进行研究.考虑多智能体系统在可一致与不可一致通信拓扑之间进行切换的情况.通过一个线性变换将该一致性问题等价地转化为一个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切换系统稳定性理论与时滞系统理论,利用平均驻留时间方法分析,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s)的形式给出多智能体系统达到状态一致的充分条件.数值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弹塑性SDOF体系地震输入归一化等效速度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弹塑性单自由度(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体系地震输入能,分析了中美场地土剪切波速转换关系,将从美国PEER地震记录数据库选取的220条强震记录按中国场地土类型进行分类,基于能量平衡原理,采用归一化方法,建议了一种基于复合强度指标的弹性SDOF体系三段式等效速度谱。分析了5类场地土条件下SDOF体系系统参数对地震输入等效速度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刚度折减系数对等效速度谱无明显影响;延性系数和阻尼比增大均对等效速度谱峰值和下降段衰减速度有削弱作用。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通过参数多次拟合,得出弹性SDOF体系归一化等效速度谱峰值段及下降段修正系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场地土类型、可直接供设计使用的弹塑性SDOF体系归一化等效速度谱确定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为描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中离散信息系统和连续物理系统交互融合的混成特性,基于混成自动机理论,结合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和时空事件驱动方法,提出一种CPS体系架构.该架构用改进的混成自动机理论刻画了离散空间和连续状态混成的CPS体系架构的主体,同时定义了基于时空事件的CPS事件,设计了基于MAS的CPS端,并运用定义不同功能的CPS端和CPS事件驱动机制解析了CPS体系架构内部信息物理交互反馈过程.最后以车速调控系统为例,采用提出的CPS体系架构分析了协同驾驶过程中单一车辆内部速度调控的信息物理融合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实例的形式化过程表明提出的体系架构的有效性.构建的CPS体系架构为刻画CPS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分析了人类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历史演进,总结得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范围经历了"点→干流线段→干流线→河系网→流域面→立体(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和空中水并用)"的历史演进,水资源管理活动对此也进行了响应。环境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流域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总结了流域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流域水资源管理的6种基本模式,并指出一体化水资源管理及一体化流域管理已经成为目前治水的主流思维。基于我国需要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一主张,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实施中的困难,提出了构建动态的多尺度水资源区分类体系的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简要分析了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指出我国建筑业粗放式的生产和建设模式必须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发展全寿命绿色建筑及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体系是必由之路.研发了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多种新体系以及新节点和新构造,包括装配式斜支撑高层钢结构、桁架梁-方钢管柱结构体系新体系、模块化装配式角钢桁架梁柱体系、震后可恢复功能装配式预应力钢框架、装配式摩擦耗能复位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盖板装配式钢板剪力墙体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了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整体稳定、抗震性能、梁柱节点连接性能、装配式钢结构快速建造、全预制楼板体系和叠合式楼板体系性能、外挂式墙板配套连接构造性能等关键问题并取得成果.对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依法治国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在法治维度下,必须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提高科学立法能力,实现法治体系现代化;全面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优化网络公共空间,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9.
我校基础化学实验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利用省部共建项目建立了化学仿真实验室。本文通过分析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和化学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详细讨论了化学仿真实验室对本科化学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显著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传统的牢度测试方法一直是人工目测色差,受到环境、光源、工作人员的视力、辨色经验等因素的限制。随着电脑测色配色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证明使用仪器代替人眼来评价颜色之间的差异是完全可行的。在5级标准的牢度评价中,有关牢度等级和色度值变化规律已经逐步成熟,但8级评价体系的日晒牢度人工评定等级与色度值变化关系还未见报道。为客观评价日晒牢度,通过测定大量已人工评级的日晒试样的色度值,根据所得的色差值,建立了日晒牢度人工评级和计算机测色的色差值关系表。为了检验所建立的色差值与牢度级别的关系表,测定日晒牢度标准色样中各牢度级别对应的色差值,结果表明,在标准色样中,牢度级别对应的色差值基本符合所建立的关系表。这为日晒牢度的色差值评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