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87篇
  免费   22010篇
  国内免费   18811篇
电工技术   17891篇
技术理论   16篇
综合类   25312篇
化学工业   11779篇
金属工艺   6004篇
机械仪表   18318篇
建筑科学   20439篇
矿业工程   7984篇
能源动力   5676篇
轻工业   10684篇
水利工程   13674篇
石油天然气   8880篇
武器工业   3267篇
无线电   248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450篇
冶金工业   5007篇
原子能技术   1860篇
自动化技术   50155篇
  2024年   2498篇
  2023年   8308篇
  2022年   7984篇
  2021年   9050篇
  2020年   8348篇
  2019年   9128篇
  2018年   4815篇
  2017年   6583篇
  2016年   7695篇
  2015年   8919篇
  2014年   13427篇
  2013年   11278篇
  2012年   12847篇
  2011年   12916篇
  2010年   12125篇
  2009年   12482篇
  2008年   14583篇
  2007年   14181篇
  2006年   10083篇
  2005年   9171篇
  2004年   7856篇
  2003年   7085篇
  2002年   5520篇
  2001年   4602篇
  2000年   3973篇
  1999年   3148篇
  1998年   2668篇
  1997年   2418篇
  1996年   2180篇
  1995年   1786篇
  1994年   1495篇
  1993年   1240篇
  1992年   1204篇
  1991年   1101篇
  1990年   984篇
  1989年   971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利用灰色理论预测油田开发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建立GM(1,1)模型的方法和改进办法,选择年产油量、年产水量两项开发指标作为预测对象,创立了一套利用灰色理论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方法:选择具有单调性的数据段,并用适当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建立GM(1,1)模型预测油田开发指标。将该方法运用于双河油田Ⅷ、Ⅸ油组,实践表明,该方法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氧气转炉造渣最佳化工艺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远洲 《钢铁》1992,27(4):14-17,22
本文提出以改善动力学条件为重点的造渣最佳化工艺模型,其总体设计是根据铁水的Si、P含量及设定的炉渣碱度、(TFe)和[P]_F含量,依次估算出渣量(W_(SL))、目标磷分配比(L_P)、磷平衡分配比(L_(P-E))和目标去磷偏离平衡值(n_P);当n_P≈1.1时,则设定的W_(SL)、CaO/SiO_2、(TFe)和T等值达到最佳化;然后根据n_P控制模型采取达到n_(P≈1.1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法在纺织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傅里叶变红外光声光谱法(FTIR-PAS)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纺织上应用,研究了组合浆料中变性聚乙烯醇的定量测定、涤棉混纺纤维中涤纶的定量测定、苎麻及甲壳素经碱处理后的光谱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变性聚乙烯醇C=O基因的的伸缩振动1570cm^-1吸收峰可作为定量为性聚乙烯酸的依据,以涤纶分子结构中羰基伸缩振动1725cm^-1峰高与纤维分子结构中碳键伸振动2915cm^-1峰高的比值,  相似文献   
994.
面向制造的特征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阳  刘海江 《机械制造》2003,41(6):15-17
针对CAD和CAPP、CAM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面向制造的特征信息模型这一概念,并从软件的基础技术的角度对CAD软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选择Pro/E作为基础软件环境,实现了产品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5.
996.
天然气在复杂枝状管网系统内不稳定流动及其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茂泽  刘良坚 《石油学报》1992,13(4):136-147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并求解了由干线模型、支线模型和联立模型组合成的复杂枝状管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干线模型和支线模型都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线性化,然后用解析法求解联立模型是根据干线和支线的连接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第一类Volterra型积分方程组。其解一般不具稳定性,为了获得稳定的解,采用了吉洪诺夫正则化求解法。以这些模型为基础编制的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刘四川气田局部管网进行了实际模拟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998.
差值“基础比特+溢出比特”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神恩 《光学机械》1992,(1):179-185
  相似文献   
999.
环己烷氧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釜串联联环隙内环流反应器中进行的环己烷贫氧化制作取环已醇、环已酮的反应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具体工业装置出发,进行操作变量调优,以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实行系统优化。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得到了预期效果。作者还提出了对于此模拟系统的优化问题的一种简捷、有效的算法。经实际算题验证,对于本模拟系统13个变量的优化问题,较之于网格法,调用模拟系统的次数至少减少5000倍。  相似文献   
1000.
混煤着火特征温度的试验测定及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介绍了采用小型动态着火试验炉对多种单一煤及混煤的着火特性所进行的试验研究,测定了单一煤及混煤的着火特征温度,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混煤“等效挥发分”的概念.在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混煤的着火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混煤的着火模型。为混煤着火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燃烧混煤的电站锅炉一次风配风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