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电工技术   211篇
综合类   14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8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0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系统将IEEE 1149.1标准测试总线扩展为一个多扫描链的测试总线环境,能够快速对多板进行测试,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和类型。相对于单一连续扫描链测试系统,支持SJTAG的本系统提高了测试吞吐量,能够隔离系统中某个暂不测试的板并对其余板进行测试访问,整体上提高了测试故障覆盖率,并且能够更精确地定位故障。  相似文献   
52.
基于EPA协议的精确时钟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以太网中通讯链路的不对称性,使得IEEE1588协议中的从时钟偏差计算方法并不适用.本文在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协议中CSME(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Management Entity)算法调度的基础上分析了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提出了一种从时钟同步于主时钟的加权修正算法,同时应用晶振频率补偿算法,使得满足了基于EPA协议的工业以太网系统中同步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实时性要求.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实现了这种硬件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基于片上系统(SOC)时钟同步方案中时间戳不稳定、同步精度低等问题.使用Xilinx Spartan3 XC3S1500的FPGA验证了主从时钟的一致性,160ns的标准偏差和50ns的时间偏差平均值的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中算法较之协议中原算法的优越性.该方法也为集成现有网卡芯片的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和高精度的时钟同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3.
针对工控领域中对现场总线传输距离、抗电磁干扰性、总线带宽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IEEE 1394b-PCI先纤接口卡.利用此接口卡搭建光总线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由实验得到的工控机端光总线视频传输图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接口卡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同时,搭建的光总线系统能够实现故障定位,方便现场维护.  相似文献   
54.
基于IEEE802.15.4a标准的工业无线网络节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以及国内基于切普扩频技术(CSS)的无线短程网络研究太少的现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IEEE802.15.4a标准的工业无线短程网络节点,给出了硬件设计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在所设计的硬件平台基础上,采用CSMA/CA的介质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组网通信测试,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所设计的无线节点能够稳定运行,实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将该无线节点应用于实际的无线工业现场.  相似文献   
55.
无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通常使用分布式竞争机制来共享无线信道,但在动态和开放的网络环境中,部分违规节点会有意识地抢占信道以获取更多的信道资源.为此,通过对IEEE802.11协议的DCF 机制进行修改,提出一种改进的退避算法,可实现对网络中违规行为节点的有效检测,并通过惩罚机制加以纠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无线网络中的违规行为,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56.
支持多速率自适应的IEEE 802.11网络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自动速率回退(ARF)算法的多速率IEEE 802.11网络,给出了ARF算法分析的一种离散时间Markov链模型.模型的建立,考虑了节点在发送过程中,通过Basic与RTS/CTS模式的选择,对是否因为信道传输误码导致的失败进行的区分.利用算法模型,分析了节点在以随机概率选择不同发送模式的方式下,其采用各个传输速率的稳态概率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协议退避机制的研究,给出了多速率网络系统吞吐量性能的计算方法.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并讨论了算法以及MAC协议参数设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为减少移动站点(MS)的平均能耗(AEC)和其接收数据帧的平均等待时间(AWT),在分析IEEE802.16e规定的节能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休眠窗口的混合增长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变休眠窗口的增长速度,提高了移动站点节能综合性能.通过与IEEE802.16e规定的节能算法的对比分析和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良好性能,并进一步考查了休眠模式中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参数值的选取.结果表明:混合增长算法可以在获得更好节能特性的同时大大减少平均等待时间,尤其在到达率较低时,混合增长算法的平均能耗比指数增长算法降低15%~20%,平均等待时间减少50%~70%.  相似文献   
58.
基于IEEE1641标准的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IEEE 1641标准的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代表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的最新发展,建立符合IEEE1641标准的自动测试系统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移植性和仪器互换性;在分析ATLAS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ATLAS的替代标准IEEE1641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介绍了IEEE1641标准的层次结构以及符合标准的ATS体系结构,尤其是基本信号组件BSC和测试信号框架TSF在基于信号面向UUT的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基于IEEE1641标准构建基于信号、面向UUT的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9.
Onkar  G.V.V.  Manoj  Anurag   《Computer Networks》2009,53(16):2855-2869
The network scenario is that of an infrastructure IEEE 802.11 WLAN with a single AP with which several stations (STAs) are associated. The AP has a finite size buffer for storing packets. In this scenario, we consider TCP-controlled upload and download file transfers between the STAs and a server on the wireline LAN (e.g., 100 Mbps Ethernet) to which the AP is connected. In such a situa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because of packet losses due to finite buffers at the AP, upload file transfers obtain larger throughputs than download transfers. We provide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upload and download throughputs as a function of the buffer size at the AP. We provide models for the undelayed and delayed ACK cases for a TCP that performs loss recovery only by timeout, and also for TCP Reno. The models are validated in comparison with NS2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60.
网络化测试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锋  孟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11):2112-2114
网络化测试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实时系统,具有严格的时间约束;这就要求在测试过程中网络化测试系统各测试仪器设备之间保持严格的时间同步;分析了几种主要的时间同步协议,重点对IEEE1588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进行了研究,对IEEE1588的时间同步原理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EEE1588的网络化测试系统时间同步模型,并给出了在测试节点中实现IEEE1588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