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75篇
  免费   7365篇
  国内免费   6107篇
电工技术   800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852篇
化学工业   19934篇
金属工艺   6161篇
机械仪表   7624篇
建筑科学   3685篇
矿业工程   1418篇
能源动力   3440篇
轻工业   6375篇
水利工程   643篇
石油天然气   4410篇
武器工业   897篇
无线电   119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80篇
冶金工业   2240篇
原子能技术   1138篇
自动化技术   1619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1214篇
  2022年   1627篇
  2021年   2641篇
  2020年   2285篇
  2019年   2320篇
  2018年   2174篇
  2017年   2817篇
  2016年   3070篇
  2015年   3197篇
  2014年   4567篇
  2013年   5357篇
  2012年   5710篇
  2011年   6844篇
  2010年   5670篇
  2009年   6526篇
  2008年   6305篇
  2007年   6892篇
  2006年   6630篇
  2005年   5475篇
  2004年   4789篇
  2003年   4573篇
  2002年   3773篇
  2001年   3004篇
  2000年   2647篇
  1999年   2090篇
  1998年   1511篇
  1997年   1199篇
  1996年   1110篇
  1995年   1089篇
  1994年   933篇
  1993年   806篇
  1992年   634篇
  1991年   384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6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21.
Ni-La/AC甲醇气相羰基化催化剂失活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等容浸渍法制备了Ni-La/AC双金属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装置中,于260℃、1.5 MPa、CO/CH3OH/CH3I摩尔比20/19/17、.5 g-cath.mol-1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并通过BET、XRD、TPR和ICP等技术手段对甲醇气相羰基化反应失活前后Ni-La/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失活行为。结果表明:La组分的引入促进了Ni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提高了反应的初活性。但是在长时间运转条件下,羰基化活性中心Ni晶粒发生聚集,成为积碳的活性中心,堵塞了部分催化剂微孔,使得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导致催化剂失活。失活催化剂再生后,比表面积有所回升,但Ni晶粒明显增大,反应过程中失活速率加快。此外,活性金属镍的流失以及Ni、La在催化剂上分布的变化也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2.
结合NGN及3G演进的固定、移动视频业务实际需求状况,论述H.264/AVC的重要技术进展及其务实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3.
容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来保证系统的冗余和可靠性。文章在分析比较当前的双机容错系统的性能优缺点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层”模式的双机容错系统解决方案。按照这种模式,可以从链路层到应用层构建一个通用的系统级的双机容错系统。文章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4.
论文在对现有一类典型图像混沌加密算法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像混沌加密算法。该算法引入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克服一些混沌加密算法不能抵御已知/选择明文攻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5.
分析了MOSFET误导通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原理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作了分析,主要考虑了开关管中寄生参数对开关特性的影响。通过求解误导通发生的条件,得到哪些参数会导致误触发,最后给出了仿真。文中还提出如何避免MOSFET误导通产生,以及改进方法,对减少实际应用中MOSFET破坏性损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浅谈DC/DC变换器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DC/DC变换器的特点,在现有控制和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对DC/DC变换器的现代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简要讨论了其控制原理,并比较了各种现代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的发展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7.
给出了一种用于 OFDM 系统中可同时完成帧起始位置估计和载波频偏估计/补偿的同步算法及其 FPGA 实现方法。采用量化的方法对该不需要额外同步序列的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载波频偏的估计精度,并在数字域进行了频偏校正。在硬件实现上,利用 CORDIC 算法能够有效计算三角函数的特点,把频偏估计和频偏校正过程中的反正切运算和角度旋转操作转化成加法和移位操作,实现了计算精度、运算速度和硬件资源利用三方面性能的兼顾。  相似文献   
128.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various amounts of liquid phase on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during sintering and the resulting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MnZn ferrite (MZF) samples.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final magnetic permeability depend on the thickness of the liquid-phase film during sintering. The solution-reprecipitation (S-R) proces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tensive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MZF, starts when a continuous liquid-phase film of critical thickness δo, which wets the MZF grains, is formed. The solid-state sintering that takes place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inuous liquid-phase film is essential for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 of MZF.  相似文献   
129.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在32位操作系统Windows95/98下,用C Builder3.0开发基于多线程技术的监控系统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0.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a stirred vessel gas/liquid contactor using non‐Newtonian media and carbon dioxide as absorbent and gas phase, respectively.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t different operational variables have been determined. Non‐Newtonian media (liquid phase) were prepared as aqueous solutions of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alt. The influence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polymer concentration, stirring rate, and gas flow rate on mass transfer was studied for these liquid phases. Kinematic viscosity and density experimental data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corresponding to the polymer employed. The Ostwald model has been used to fit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the polymer employed as absorbent phase.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