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0篇
  免费   1351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电工技术   43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60篇
化学工业   200篇
金属工艺   87篇
机械仪表   492篇
建筑科学   192篇
矿业工程   180篇
能源动力   97篇
轻工业   104篇
水利工程   177篇
石油天然气   73篇
武器工业   100篇
无线电   18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1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402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686篇
  2014年   1082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22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The mobile cloud computing (MCC) has enriched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that the clients access from remote cloud‐based servers. The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wireless users for MCC has further augmented the requirement for a robust and efficient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mechanism. Formerly, the users would access cloud services from various cloud‐based service providers and authenticate one another only afte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This requirement for the clients to access the TTP during each mutual authentication session, in earlier schemes, contributes to the redundant latency overheads for the protocol. Recently, Tsai et al have presented a bilinear pairing based multi‐server authentication (MSA) protocol, to bypass the TTP, at least dur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The scheme construction works fine, as far as the elimination of TTP involvement for authentication has been concerned. However, Tsai et al scheme has been found vulnerable to server spoofing attack and desynchronization attack, and lacks smart card‐based user verification, which renders the protocol inapt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Hence, we have proposed an improved model designed with bilinear pairing operations, countering the identified threats as posed to Tsai scheme. Additionally,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cked up b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formal secur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992.
偏振反映电磁波的方向特性,是除强度之外电磁波的另一维度的信息。在电磁波与大气颗粒物的相互作用中,偏振由于其对颗粒物物理特征的高敏感性, 可以有效提高卫星遥感探测的丰度和精度,改善对大气中特性复杂的气溶胶和云等成分的探测能力。首次综合介绍了我国研制的4种类型星载 对地观测偏振传感器,包括多角度偏振相机、推扫式偏振成像仪、摆扫式偏振仪、多通道偏振辐射计,并分析了代表性的国产偏振传感器 的指标参数,总结了各类载荷的探测能力。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星载偏振传感器的主要定标方法,包括发射前实验室定标、星上定标和在轨定标。 偏振载荷具有增加卫星观测维度和精度、对大气颗粒物粒径和形状特征敏感、改善弱信号探测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能够获取全球范围内 高精度的大气气溶胶和云参数。星载对地观测偏振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大气遥感应用空间和潜力,可在细颗粒物PM2.5卫星遥感、关键气候 因子观测及评估、极端环境事件监测、气溶胶生态效应评估、对地观测高精度大气校正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3.
An algorithm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nfrared cloudy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HIRTM) is introduced and a simulation method for infrared image of the generation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arameters from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WRF), such as the water content,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ofile, the simulation data for the advanced Himawari imager (AHI) infrared radiative (IR) channels of Himawari-8 are obtained. Simulated results based on HIRTM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data. Further, the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cloud are well predicat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IR cloud image for the weather forecast has been obtained.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mproved method for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numerical model for weather forecast.  相似文献   
994.
王海勇  彭垚  郭凯璇 《计算机应用》2019,39(9):2611-2616
针对云存储中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CP-ABE)访问控制方案存在用户解密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重加密的CP-ABE (CP-ABE-BPRE)方案,并对密钥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此方案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可信任密钥授权、数据属主、云服务提供商、代理解密服务器和数据访问者,其中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重加密,代理解密服务器完成大部分的解密计算。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解密开销,在保证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同时还支持用户属性的直接撤销,并解决了传统CP-ABE方案中因用户私钥被非法盗取带来的数据泄露问题。与其他CP-ABE方案比较,此方案对访问云数据的用户在解密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5.
郭棉  李绮琦 《计算机应用》2019,39(12):3590-3596
针对云计算网络延迟较长、能耗过高和边缘服务器计算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延迟敏感型物联网(IoT)应用服务质量(QoS)的边缘-云合作的漂移加惩罚计算迁移策略(DPCO)。首先,建立物联网-边缘-云系统模型,对业务模式、计算任务所经历的传输延迟和计算延迟、系统产生的计算能耗和传输能耗等进行数学建模;然后,以系统能耗和任务平均延迟为优化目标,以边缘服务器的队列稳定性为限制条件构建边缘-云合作的计算迁移优化模型;接着,以优化目标为惩罚函数,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出计算迁移优化模型的漂移加惩罚函数特性。最后,基于推导结果提出了DPCO计算迁移算法,通过每时隙选择使当前漂移加惩罚函数最小化的计算迁移策略来降低长期的单位时间能耗和缩短系统平均延迟。与轻流雾处理(LFP)、基准边缘计算(EC)、基准云计算(CC)策略相比,DPCO的系统能耗最低,约是CC策略的2/3;任务平均延迟也最小,可减少为CC的1/5。实验结果表明,DPCO能够有效降低边缘-云计算系统的能量消耗,减少计算任务的端到端延迟,满足延迟敏感型IoT应用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996.
虚拟机放置(VMP)是虚拟机整合的核心,是一个多资源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高效的VMP算法不仅能显著地降低云数据中心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保证服务质量(QoS)。针对数据中心能耗高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蝙蝠算法的虚拟机放置(DBA-VMP)算法。首先,把最小化能耗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约束的VMP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效仿人工蚁群在觅食过程中共享信息素的机制,将信息素反馈机制引入蝙蝠算法,并对经典蝙蝠算法进行离散化改进;最后,用改进的离散蝙蝠算法求解模型的Pareto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多目标优化的VMP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使用不同数据集的情况下都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在保证QoS的前提下的降低能耗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两者之间的优化平衡。  相似文献   
997.
在实行客户端去重的云存储系统中,通过所有权证明可以解决攻击者仅凭借文件摘要获得整个文件的问题。然而,基于所有权证明的去重方案容易遭受侧信道攻击。攻击者通过上传文件来观察是否发生去重,即可判断该文件是否存在于云服务器中。基于存储网关提出一种改进的所有权证明去重方案,存储网关代替用户与云服务器进行交互,使得去重过程对用户透明,并采用流量混淆的方法抵抗侧信道攻击和关联文件攻击。分析与比较表明,该方案降低了客户端计算开销,并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是一种适合在通用硬件上运行的低成本、高度容错性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适合针对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应用。然而,HDFS中还面临一些性能优化问题,如负载均衡不足。虽然Hadoop系统自带的负载均衡器可以实现均衡调整,但需要用户预先给出静态的阈值。为了解决阈值的固定性和主观性,通过对磁盘空间使用率、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I/O占用率、网络带宽占用率等参数的分析评估优化,形成对阈值的计算表达式,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对阈值的计算和负载均衡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Hadoop静态的输入阈值的算法,该方法达到了更好的平衡效果,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9.
点云分割是三维模型检索、分类及重建的基础,为解决点云分割算法存在鲁棒性差、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特征的点云模型分割算法。将点云模型过分割为弱凸区域,利用巴氏距离判断相邻区域的相似性进行区域合并,采用改进的形状直径函数进行最终合并。由主流评价方法及实验证明,大多数模型可以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云数据中心虚拟机频繁迁移问题对虚拟机迁移时机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指数平滑预测的虚拟机自适应迁移策略.该策略采用双阈值和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连续判断负载状态触发负载预测,然后,根据历史负载值自适应地预测下一时刻主机负载状态并触发虚拟机迁移,实现主机负载平衡,提高迁移效率,降低能耗.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能耗和虚拟机迁移次数方面分别可降低约7.34%和58.55%,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