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96篇
  免费   10185篇
  国内免费   6152篇
电工技术   545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727篇
化学工业   2296篇
金属工艺   1418篇
机械仪表   3939篇
建筑科学   2391篇
矿业工程   1120篇
能源动力   960篇
轻工业   4210篇
水利工程   2131篇
石油天然气   1476篇
武器工业   883篇
无线电   155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88篇
冶金工业   1038篇
原子能技术   785篇
自动化技术   23958篇
  2024年   422篇
  2023年   1591篇
  2022年   2655篇
  2021年   2970篇
  2020年   2880篇
  2019年   2230篇
  2018年   1949篇
  2017年   2578篇
  2016年   2690篇
  2015年   3149篇
  2014年   4784篇
  2013年   4215篇
  2012年   5210篇
  2011年   5453篇
  2010年   4124篇
  2009年   4000篇
  2008年   4058篇
  2007年   4448篇
  2006年   3638篇
  2005年   3081篇
  2004年   2317篇
  2003年   1942篇
  2002年   1493篇
  2001年   1043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537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水下目标激光探测的信号检测与识别的问题 ,通过对回波信号的Gabor展开进行分析 ,建立了局部窗口多重相关的峰值检测方法 ,以及利用系数矩阵的迹和特征值描述目标的反射性能 ,实现了对目标的分类识别。实验表明 ,上述方法对目标的有效检测率达 93 0 % ,分类识别有效率达 83 2 %。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扩展分形和CFAR特征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信息融合技术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将扩展分形特征(Extended Fractal)与双参数恒虚警特征(Double Parameter CFAR)形成的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运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在决策层对SAR图像中的像素进行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融合对像素分类的准确性明显好于单特征的检测结果,减少了虚警概率,提高了系统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3.
线性调频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性调频信号体制雷达的数字脉冲压缩系统中对数字脉压后的脉冲串进行DFT相参处理时,若采样时刻偏离脉压回波的峰值时刻,不同的采样频率使得DFT相参积累后的信噪比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详细分析了采样频率分别为20MHz和10MHz时对信号相参积累的影响,并对幅值检测和M/N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M/N检测优于幅值检测。  相似文献   
104.
产生统计独立的多径相关瑞利信道是无线信道仿真的一个基本问题.Jakes模型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它在统计独立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相关瑞利信道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 比较表明它在计算复杂度和统计独立性方面比最初的Jakes模型及其近来发现的改进模型更加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秦洪杰 《信息技术》2004,28(8):47-48,51
首先介绍了给图像周围加上美丽艺术花纹的方式,其次介绍了给图像周围加上美丽的像框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对图像周边加以修饰,其中使用了通道法,渐变法和路径法等等。读者还可以上面介绍的方法为启迪,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多姿多彩的图像边框。  相似文献   
106.
高功率脉冲水中放电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高功率脉冲水下放电的机理,然后综合论述了其应用和研究的状况,从较为成熟的脉冲水处理技术到医疗领域的ESWL应用技术,以及在脉冲电场食品杀菌和水下目标探测方面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最后指出了高功率脉冲电技术应用前景以及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7.
许多城市的供水管网都安装了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基于SCADA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可对管网泄漏进行检测。通过引进统计学概率论中一基本定理——贝叶斯定理来建立管网泄漏的在线检测与定位模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力模拟误差、测量误差、测点配置等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模型通过实例考核取得较为满意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8.
Numerous types of pipes and channels with spatially increasing flow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re identified by type and function and referred to as collection conduits. An overview of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collection conduits is provided. Full conduits with nonuniform and uniform inflow are first considered. Dimensional analysis is then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for open channels; that lead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ssibilities for generalized numerical solutions. Prior collection conduit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which also pertains to some constant-flow applications). A previously unpublished generalized numerical solution for rectangular collection conduits is presented. Subsurface drains are address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including the use of numerical methods to develop a new generalized chart and relation to other design methods. Among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or subsurface drains is that the somewhat common practice of using Manning’s equation alone for such problems is not generally adequate. Examples and practical design suggestions are included, and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numerical methods is discussed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09.
罗汉文  董淼  宋文涛 《通信学报》2003,24(6):133-138
Nakagami信道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信道模型,MQAM(M-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是一种频谱利用率较高的调制方式。在存在多径影响的无线通信环境中,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方式的分集接收是克服衰落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适用范围更广的Nakagami信道模型,在多径衰落的情况下对最大比合并分集接收的MQAM系统误符号率性能作了分析。仿真结果对分析实际信道下具体系统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刘芳  郑义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51-53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在体系结构上的灵活性、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本文将Agent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探讨了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技术和模型。首先分析了网络安全及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及Agent技术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研究了构成基本构架的各个子系统在整个模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给出了各自的设计实现方法,并重点讨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