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8篇
  免费   1063篇
  国内免费   846篇
电工技术   628篇
综合类   923篇
化学工业   295篇
金属工艺   63篇
机械仪表   380篇
建筑科学   358篇
矿业工程   146篇
能源动力   120篇
轻工业   90篇
水利工程   152篇
石油天然气   119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8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0篇
冶金工业   91篇
原子能技术   79篇
自动化技术   26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在高纬度海域或高寒地区的江河中,碎冰对海洋平台桩腿和桥墩等直立群桩结构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依据碎冰在自然条件下的离散分布特性,采用Voronoi切割算法构造随机分布和具有非规则几何形态的碎冰初始状态,在此基础上采用若干个具有黏结-破碎功能的球形颗粒构造具有一定厚度、尺寸和形状等物理参数的河冰离散单元模型,将竖直群桩简化为刚体结构,从而对碎冰的运移及其对群桩的冲击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可确定碎冰撞击下的群桩冰荷载,并分析冰块尺寸、冰速和冰厚对桩结构所受冰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高位集水冷却塔具有高效、节能、低噪等优势,在火、核电厂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业绩。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某超大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热力特性以及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集水装置的增加对冷却塔形成阻力,但其增加程度要明显小于雨区阻力的减小量;在相同条件下,与常规塔相比,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通风量较大;高位集水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优于常规塔。  相似文献   
83.
利用状态反推方法确定最速离散二阶系统的线性区域的边界特征线及控制特征线,以相平面上的点及边界曲线、控制线的相对位置按线性规则确定控制量的大小,区分可达区与线性区,并依此构造最速分段线性函数形式的跟踪微分器(Tracking-differentiator,TD),这种算法可以方便地修改特征点,适应能力强,而且运算中不包含任何根号运算,使得控制综合函数的形式极大简化,有利于工程实现.对正弦信号及方波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了上述结论的合理性.验证了特征点分段线性算法在适当修改特征点后得到的TD,与经典TD以及它的线性近似进行比较,跟踪能力和微分提取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应用移动平均算法构成的跟踪微分器组,具有相位补偿功能,适当选取TD参数后,得到了滤波能力强、相位特性良好的滤波器,并应用于基于长定子齿槽检测的永磁电动磁悬浮列车的测速定位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TD按相位补偿确定的方案能有效滤除脉冲和扰动等噪声,对过轨道接缝时的畸变信号进行修复,边界容易修改,算法简单有效,实时性强,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84.
为了利用细菌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 提出了一种混合的离散细菌菌落优化算法。根据现有细菌优化算法, 设计一种新的个体编码方式及进化模式, 通过设计种群的自适应调整因子增强个体活力, 并融合禁忌搜索算法, 克服算法易于陷入过早收敛的不足, 并与其他算法在Taillard标准调度测试问题集上比较实验, 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搜索到问题的最优组合, 能够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旅行商问题(TSP)是组合优化问题的典型代表,针对TSP的求解提出一种离散型细菌觅食(DBFO)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2-opt算法设计了一种适合处理离散型变量的趋化算子,将细菌觅食算法推广到了离散情形.同时,结合TSP的特点,在迁徙算子中引入基因库的思想来指导新个体的生成,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通过对TSPLIB标准库中22个实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城市规模500以下的TSP,与混合蚁群算法和离散型萤火虫群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已有的无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大都存在着机密性漏洞和签名选择性伪造问题。针对此问题,基于有限乘法交换群上的离散对数难题,提出一种无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并进行了安全分析和证明。指出采用随机预言模型的证明方法可能忽略不解决DL难题时对签密方案的攻击,不能证明破解签密方案的难度与解决DL难题相等价。通过对参数的数学分析,证明了破解本签密方案的必要条件是解决DL难题,不存在不解决DL难题攻击本签密方案的多项式时间算法。与已知所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7.
针对传统二阶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很难应用于模型未知系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二阶滑模解耦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采用数据驱动的策略,运用系统的I/O数据,实时计算二阶离散滑模控制(2–DSMC)律.同时,运用观测器的思想,在控制器设计中引入离散扩张状态观测器(DESO),在线估计系统各回路间耦合、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一步实现系统的解耦,改善控制品质.最后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一般带有扰动和不确定性的非仿射非线性离散多入多出(MIMO)系统具有较好的解耦效果、渐进收敛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8.
郑直  范惠林  张司明 《测控技术》2014,33(9):143-145
针对并行测试任务调度问题特点,提出了一种解决并行测试任务调度的离散粒子群禁忌算法,设计了符合并行测试任务调度特点的粒子初始化编码方式、粒子位置转移公式以及禁忌搜索邻域。通过与禁忌搜索相结合,避免了离散粒子群算法早熟问题。通过实验以及算法对比,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快速有效的,能够很好地解决并行测试任务调度问题,求得测试总时间最短的任务调度序列。  相似文献   
89.
2002年,Micali和Rivest首次提出了传递签名的概念,构造了第一个无向传递签名方案,并把构造有向传递签名方案作为公开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方向状态函数的概念,用于表示有向图节点之间的方向关系,使传递签名的明文空间扩展到任意的复杂有向图。结合节点签名范例,利用节点秘密值,构造了一个基于离散对数困难问题的有向传递签名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在自适应选择消息攻击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0.
基于离散颗粒(DPM)硬球模型,数值模拟提升管内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行为。应用Vreman的亚格子尺度(SGS)模型模拟气体湍流,建立考虑不同颗粒加速度效应的两颗粒碰撞最小时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速度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颗粒具有高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而大颗粒具有低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在床中心区域,小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出现3个峰值,对于大颗粒轴向速度仅出现两个峰值。在壁面区域大颗粒和小颗粒速度均出现两个峰值。沿床径向方向呈现床中心颗粒浓度低、壁面区域颗粒浓度高的环核流动结果。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颗粒浓度沿径向和床高分布趋于均匀。在床中心区域模拟计算轴向颗粒速度、颗粒浓度和RMS速度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提升管内气体湍流对小颗粒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颗粒间碰撞作用对颗粒相流动的影响大于气相湍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