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9篇
  免费   3226篇
  国内免费   2239篇
电工技术   1290篇
综合类   1444篇
化学工业   427篇
金属工艺   207篇
机械仪表   891篇
建筑科学   236篇
矿业工程   209篇
能源动力   173篇
轻工业   432篇
水利工程   115篇
石油天然气   222篇
武器工业   134篇
无线电   29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7篇
冶金工业   208篇
原子能技术   666篇
自动化技术   8446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1156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219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985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920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619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模糊度测度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图像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度测度函数,它衡量了背景模糊集和某一个二值图像的相似性:模糊度越小,这种相似程度越大;并且对模糊度的计算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和加法运算,便于硬件实现。本文利用遗传算法求取最佳阈值,针对遗传算法的某些不足之处.我们利用精英策略和模拟退火的思想,对其做了一些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Shannon熵方法和模糊熵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52.
一种基于MPEG-2的立体视频编码中的视差匹配快速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效,快速的视差匹配是立体视频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立体图像序列的视差矢量与运动矢量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MPEG-2的立体视频编码中的视差匹配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全搜索法相比,在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快速算法能显著降低视差估计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53.
边缘检测是图像分割的重要环节,边缘提取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图像处理的效果。数学形态学用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结构元素”去度量图像的形态,以解决图像处理和分析问题。文章通过对多种边缘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结合高速公路路口汽车图像噪声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复合顺序形态变换的车牌边缘检测。该方法不但能有效地改善有噪图像边缘检测的效果,鲁棒性好,而且并行快速,便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54.
基于二维直方图分析的二元子图微光图像增强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二维直方图分析的二元子图微光图像增强处理算法,根据原始图像的二维直方图分布特征,依据相邻像素的相关性数据,将图像分割成二元子图像,对每个子图像分别进行直方图均衡增强处理,最后合成得到完整的处理图像,通过用信息容量等图像评价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此算法克服了对整幅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时难以把握局部细节的缺点,得到了具有较好视觉质量的处理后微光图像。  相似文献   
55.
按照IEC 61000-4-4/GB 17626.4—1998的要求,首先应用PSPICE仿真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值,然后基于拉普拉斯变换用MATLAB求解二阶电路验证各元件参数。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以开关电源作为高压直流电源、以氢闸流管作为主控开关的脉冲群电源。该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成本低廉。试验结果表明,其输出信号符合标准要求,可用于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相似文献   
56.
昆2井优快钻井及油气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2井是一口位于柴北缘西段的昆特依凹陷潜伏Ⅰ号圈闭上的风险探井,设计井深为5950m。针对柴北缘深探井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制定了昆2井的技术对策。通过对钻井设备的优选、井身结构的优化、钻头及钻具组合的优选、钻井参数及钻井液性能的优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柴北缘的优快钻井技术,使昆2井的完钻井深达到5950m。与邻区的深探井平均水平相比,在井深增加888m、大尺寸井眼段更长的前提下,昆2井的钻井、完井周期分别缩短了98.75d、124.2d,钻机月速度增加了317m/台,平均机械钻速增加了0.82m/h。根据“理想充填新理论”,确定了保护油气层的最优复配暂堵方案,利用该方案所配制的钻井液其渗透率恢复值达到了87.5%以上,流变性能良好,滤失量低,对改善泥饼质量、增强井壁稳定性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toward pedestria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from infrared imagery using joint shape and appearance cues. A layered representation is first introduced and a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eparate infrared images into background (still) and foreground (moving) layers regardless of camera panning. In the two-pass scheme of detecting pedestrians from the foreground layer: shape cue is first used to eliminate non-pedestrian moving objects and then appearance cue helps to locate the exact position of pedestrians. Templates with varying sizes are sequentially applied to detect pedestrians at multiple scales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camera distances. To facilitate the task of pedestrian tracking, we formulate the problem of shot segmentation and present a graph matching-based tracking algorithm that jointly exploits the shape, appearance and distance infor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both OSU Infrared Image Database and WVU Infrared Video Database are reported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our algorithm.  相似文献   
58.
刘伟 《煤炭技术》2006,25(3):17-18
根据桃园矿单翼相邻工作面倒装的实践,从加快综采设备的搬家速度、提高劳动效率方面,简述桃园矿综采快速倒装的几点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9.
快速汉克尔变换及光束均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快速汉克尔变换,以及它在二元光学设计中的应用,并就光束均匀化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快速汉克尔变换算法是一种能用于二元光学设计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60.
The effect of FEF carbon black as filler on the thermal capacity c, diffusivity a,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λ, of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SBR) composite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300–420 K was studied. The filler strongly increases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whilst strongly decreasing the thermal capacity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except at high FEF content ≥80 phr). The influence of the filler on the thermoelastic behaviour of the same composit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ermoelastic temperature change (ΔT) increased with carbon black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the entropy change per unit ext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