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23篇
  免费   7825篇
  国内免费   5059篇
电工技术   5600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6847篇
化学工业   9604篇
金属工艺   2558篇
机械仪表   4815篇
建筑科学   3998篇
矿业工程   1931篇
能源动力   5264篇
轻工业   2018篇
水利工程   5541篇
石油天然气   5144篇
武器工业   703篇
无线电   34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43篇
冶金工业   3008篇
原子能技术   1461篇
自动化技术   10500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1660篇
  2021年   1996篇
  2020年   2144篇
  2019年   1830篇
  2018年   1744篇
  2017年   2207篇
  2016年   2453篇
  2015年   2602篇
  2014年   3614篇
  2013年   4177篇
  2012年   4307篇
  2011年   5094篇
  2010年   3658篇
  2009年   3945篇
  2008年   3823篇
  2007年   4493篇
  2006年   4136篇
  2005年   3629篇
  2004年   3069篇
  2003年   2669篇
  2002年   2167篇
  2001年   1767篇
  2000年   1523篇
  1999年   1293篇
  1998年   1085篇
  1997年   884篇
  1996年   831篇
  1995年   751篇
  1994年   649篇
  1993年   486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4篇
  1959年   21篇
  195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胜坨油田浅水浊积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胜坨油田沙二段1砂层组2小层是浅水浊积相储集层,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及非均质性和水淹特征,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其分为4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E以中砂岩为主,处在沉积旋回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基本没有无水开采期,高含水期含水上升减缓,非均质性弱,纵向剩余油分布差别小;流动单元G以细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边部及边缘相内侧,非均质性最弱,水淹较均匀,高含水期仍有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流动单元M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上部,分布于浊流边缘相的外侧,非均质性较强,是剩余油较富集的部位;流动单元P以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细、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的顶部及底部,分布浊流相与湖相的交界部位,非均质性强,极容易形成剩余油,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较难开发,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可行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2.
A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simple criteria, guidelines and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sizing of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is approach eliminates time-consuming calculations and iterations by providing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wetland system sizing.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new 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ology is checked with data from existing systems and is found to be quite satisfactory. This methodology is combined with simple equations predicting the maximum wetland capacity in summer, so as to assist designers in sizing installations in tourist areas with increased summ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of the area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various desig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The results provide a useful overview to engineers and further simplify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new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103.
陈旭  唐莉君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119-120
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种应用的急剧增加,各种新的网络问题也在不断出现。Sniffer是网络管理员进行网络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有效地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Sniffer的工作原理,其次给出了实现Sniffer功能的编程流程图,并用C语言给出了编程所需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104.
柴油加氢装置设计和改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产品质量指标的不确定性和产品质量指标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认为柴油加氢新装置设计和老装置改造设计中,确定产品质量指标并根据此指标进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新装置设计应考虑反应部分一步设计、分步实施的可行性,留有进一步脱芳烃和改质的余地;对老装置改造设计应根据其压力等级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介绍了柴油加氢装置的典型流程、工艺流程的特点,对各加工方案工艺流程的选择原则、装置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新上铁路罐车密闭装车计量系统的背景出发,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组成;通过分析实际运行过程中仪表比对数据,讨论影响仪表贸易交接准确性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铁路罐车密闭装车计量系统投用效果。证实该系统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气田集输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春瑶  刘颖 《天然气与石油》2006,24(5):25-27,31
近几年我国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开发了几个大型气田,在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开发中,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计理念,集气管道从传统的气液分输工艺发展到气液混输工艺。介绍了气田集输采用的新工艺,分析、总结了各种集输工艺的适用场所。  相似文献   
107.
运用有限元法对不同介质流速下在线焊接时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内部介质流动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通过确定介质与管壁的换热系数来考虑;根据温度计算结果,获得管道的剩余强度因子,进而判定管壁是否烧穿。研究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大,焊缝位置处外壁上的峰值温度无明显变化,而内壁上的峰值温度随之下降;在线焊接管道的剩余强度因子及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呈上升趋势,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明显,故应充分利用该流速变化范围的特点以确定最佳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08.
一个新颖的轮廓线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波  张田文 《信号处理》2004,20(2):174-178
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与光流的轮廓线跟踪算法。曲线描绘由B样条形状空间向量来表达,能够捕捉全局和局部变形。提出应用沿曲线的光流计算来预测曲线在下一帧的位置,在预测曲线的基础上,提出应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来准确定位曲线的位置。隐马尔科夫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概率手段来融合多种量测特征比如边缘,曲线平滑性,区域灰度或颜色统计信息等等,能够更准确的定位曲线位置。基于仿射形状空间的实验了表明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新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针式掺气流速仪测量原型和模型掺气浓度场、流速场,气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型水流韦伯数高,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比模型强,气泡上浮慢,接近底部的小尺寸气泡概率及掺气浓度比模型大。初步研究认为:0.2mm或0.5mm以下的微小气泡在掺气减蚀中起着主要作用,可能只要很小掺气浓度即可达到掺气减蚀的效果。因此以小尺寸气泡的掺气浓度,作为判断掺气减蚀保护作用的指标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0.
Numerous types of pipes and channels with spatially increasing flow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re identified by type and function and referred to as collection conduits. An overview of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collection conduits is provided. Full conduits with nonuniform and uniform inflow are first considered. Dimensional analysis is then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for open channels; that lead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ssibilities for generalized numerical solutions. Prior collection conduit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which also pertains to some constant-flow applications). A previously unpublished generalized numerical solution for rectangular collection conduits is presented. Subsurface drains are address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including the use of numerical methods to develop a new generalized chart and relation to other design methods. Among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or subsurface drains is that the somewhat common practice of using Manning’s equation alone for such problems is not generally adequate. Examples and practical design suggestions are included, and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numerical methods is discussed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