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90篇
  免费   2169篇
  国内免费   1331篇
电工技术   79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47篇
化学工业   4400篇
金属工艺   812篇
机械仪表   2116篇
建筑科学   955篇
矿业工程   1530篇
能源动力   1482篇
轻工业   954篇
水利工程   456篇
石油天然气   6270篇
武器工业   409篇
无线电   8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72篇
冶金工业   726篇
原子能技术   298篇
自动化技术   138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602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801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990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719篇
  2011年   1830篇
  2010年   1335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381篇
  2006年   1455篇
  2005年   1307篇
  2004年   1082篇
  2003年   970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41.
西部地区深井井身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合理地确定井身结构及钻井液密度是深井超深井钻井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基础是准确建立地层孔隙压力、地应力、破裂压力、坍塌压力的钻前预测剖面。分析了西部地区目前深井井身结构的缺点和进行井身结构应考虑的问题,介绍了深探井井身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针对西部复杂地区的地层特点,建议采用3种增加技术套管的井身结构方案。塔河油田钻井实践表明,采用这3种井身结构方案后,深井机械钻速得到提高,钻井周期缩短,而且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42.
低温低渗透砂岩油藏窜流大孔道深部封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用堵剂为高强度的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SAMG-1,由<6%淀粉、4.5%-5.5%丙烯酰胺、0.003%-0.006%交联剂组成,35℃成胶时间受淀粉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为18-20小时以上,成胶前黏度-100 mPa.s。该堵剂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储层岩心中注入深度15 cm的堵剂,在35℃候凝48小时后及老化90天后,封堵强度分别为0.61和0.59 MPa/cm,封堵率分别为98.6%和98.1%。该堵剂优先进入高渗层,注入0.5 PV并成胶后,2组双填砂管组成的模型低、高渗管渗透率保留率分别为68.4%、0.7%和69.4%、0.0%。吉林扶余油田西一区+15-8.2区块有水井6口,油井13口,含水率达91.5%,注入水最快在5天内到达油井。报道了该区块整体深部调剖封堵窜流通道的情况,详细叙述了+15-9.2井施工中通过注入压力和井底回压控制注入流量,使堵剂陆续进入原生和次生孔道的工艺作业,该井设计注入堵剂92 m3。6口水井整体调剖后,油井产液量差别减小,产油量增加,有效期已超过了9个月,共增油843 t,含水平均下降3.87%。图7表1参8。  相似文献   
43.
O/W乳化钻井液用的阴离子/非离子混合乳化剂,其中的非离子乳化剂先用PIT法初选,再以O/W乳状液黏度为性能指标,用HLB法选定,其中的阴离子乳化剂也用HLB法筛选。选定的一对非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按不同比例复配,利用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加和性原理,由O/W乳状液黏度-HLB值关系确定二者最佳配比。O/W乳化钻井液以体积比70/30的柴油 原油为油相,油水相体积比40/60-60/40,乳化剂加量为油水总体积的4%-7%,加入的主要处理剂有:一种代替膨润土的成胶剂,抗高温液体抑制剂,油溶性储层保护剂,降滤失剂等。该钻井液在180℃、最高压力2.5 MPa下热处理24小时或在-26℃冷冻24小时后解冻,均不发生破乳,性能不恶化;用-26℃冷冻7天的乳化剂配制的钻井液,常温和热处理后性能良好。该钻井液流变性能良好,动塑比0.23-0.60,静切力2-8/2-10 Pa,滤失量为零,抑制性良好。图1表3参4。  相似文献   
44.
吐哈油田部分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常规水基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若使用油基压井液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种低密度水基微泡沫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密度低、泡沫强度高、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现场应用表明,低密度微泡沫压井液稳定时间大于48 h,密度在0.70~0.99 g/cm3之间可调,抗油污染能力强,抗油大于8%,抗温在100℃以上,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并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储层保护能力,使用微泡沫压井液的井表皮系数在0.20~2.34之间。  相似文献   
45.
WuM1-1羽状分支水平井充气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uM1-1井由1口多分支水平井和1口采气的直井组成。该井斜井段短,井斜率在30°/100 m以上,主井眼和10个分支井段总进尺6182 m,98%以上在煤层中钻进,煤层脆、压实性较好,更易发生掉块。为满足钻井对井壁稳定性、润滑性、井眼净化以及煤层保护等的要求,采用钾铵基聚合物防塌钻井液进行充气欠平衡钻井,在钻进中保持钻井液有合适的粘度、切力,选用合适的注气压力和注气量以及当量钻井液密度;每钻完一个立柱坚持循环几分钟,上下划眼一次,并泵入CMC高粘钻井液,配合有效使用固控设备,尽量使井眼干净;复配使用粉末状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该钻井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悬浮携岩能力强,润滑性好,井眼畅通,保证了WuM1-1井安全、快速、优质施工。该井在煤层钻进中无阻卡现象,井壁稳定,没有出现井壁掉块或井垮现象,水平连通一次成功,10口分支井悬空侧钻一次成功,只用57 d即顺利完井,比该地区常规钻井快49倍。  相似文献   
46.
加氢渣油催化裂化七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工加氢渣油的茂名石化3^#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数据为基础,针对加氢渣油的特点,提出了以渣油四组分作为划分原料集总基础的催化裂化七集总动力学模型。通过变尺度法(B-F-G-S)和龙格库塔法确定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工业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和外推性,较好地反映了加氢渣油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47.
利用换热器的操作线来分析讨论流体用量对传热过程的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的影响,找出了换热器设计和选型中适宜流体用量的优化确定方法,简便,快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8.
In this paper mud was treated as the Bingham fluid. In staggered grids, two-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non-Newtonian fluid was solved by the MAC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mud bed-generating phenomenon and mud impacting a wall along a slope. The distributions of free surface, pressure and velocity of mud and water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uted layer thickness of mud bed almost equals the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valu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the distributions of free surface are different for water and mud. The distortion of water free surfac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49.
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富胜 《机器人》1994,16(1):20-23
本文研究以PWM装置供电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用8098单片机实现模控制结构控制器,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有良好的性能。文1研究了机器人单关节电机驱动的控制问题。采用该法可减少受系统参数和负载力矩变化的影响,本文用模控制结构方法来处理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明,所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参数在100倍范围内变化时,系统都有很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0.
液压伺服马达拖动和液压伺服加载 ,目前列为液压技术研究的前缘学科。本文专门从液压伺服马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