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223篇
综合类   176篇
化学工业   214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166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9篇
冶金工业   89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简单数据集可以通过关联规则得到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相当多的情况下,由于不能从关联规则得到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需要按间接关联规则分析出数据项集在交易集合中出现的频度,挖掘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文中通过使用概念分层和基于近邻的方法,探讨利用FP树产生的频繁项集,对候选关联检验其是否满足项对支持度条件,并利用这个频繁项集挖掘事务的间接关联,找到挖掘事务的间接关联的内在规律,构造出不依赖中介条件的间接关联挖掘算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direct adaptive controller combined with hysteresis compensation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positioning control of piezoceramic actuators and illustrates the results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pplication. A dynamic model of a piezoceramic actuator system in AFM is derived and analyzed. A feedforward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Preisach model is propos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nonlinear hysteresis effects. Then an indirect adaptiv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achieve desired tracking performance as well as deal with the uncompensated nonlinearity from hysteresis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 variation due to creep.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piezoceramic actuator as well as achieve high image quality of the AFM system. The maximum scanning error was reduced from 2µm to 0.3µm in comparison with a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ler.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and Sons Asia Pte Ltd and Chinese Automatic Control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污水污泥动态间壁热干燥特性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兴润  金宜英  杜欣  聂永丰 《化工学报》2007,58(9):2211-2215
建立了序批式动态污泥间壁热干燥实验平台,并借此研究了干燥温度对干燥效率、干污泥热值、干污泥有机物含量(VS)、干燥冷凝水有机物含量(TOC)的影响;研究了水分蒸发速率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低于160℃,水分蒸发速率较慢,干燥效率较低;干燥温度高于180℃,污泥絮体和微生物细胞发生破坏,水分存在形态发生改变,干燥效率提高较大,干污泥热值降低以及干燥冷凝水TOC浓度增加。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相似文献   
14.
在无隔膜电解槽内,电解溴离子生成溴单质作为氧化剂,氧化羟基新戊醛为羟基新戊酸。研究了pH、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阳极电位对电流效率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隔膜电解槽内,以Br-/Br2为媒质的间接电氧化法可以制取羟基新戊酸,电流效率最高可达61 9%,选择性可达90%。  相似文献   
15.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采用石墨电极,以稀HNO3为介质,Ce4+/Ce3+为氧化还原媒质,间接电氧化氟代甲苯法合成了邻(间、对)氟代苯甲醛。通过实验,得到了电解最佳条件,电流效率达到62%,氟代苯甲醛收率80%。  相似文献   
16.
煤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丽萍 《现代化工》2005,25(10):17-20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煤炭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高效洁净利用不容忽视,煤炭液化技术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煤液化的发展历程、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前景进行了概括,详细介绍了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煤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煤液化技术在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磷酸锌生产工艺研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R溶剂溶解低品位氧化锌,间接法生产磷酸锌,改变了传统的直接法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的锌含量。  相似文献   
18.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及其在中国的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吴春来 《煤炭转化》2003,26(2):17-24,33
介绍了国内外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对在中国建设煤炭间接液化示范厂的技术经济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在我国实现煤炭间接液化工业化生产,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因煤因地制宜,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字散斑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劈裂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间接拉伸试验中的拉伸应变进行研究.通过程序模拟散斑图的拉伸试验,得出所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处理程序可用,且具有很高精度;通过与应变片测量法、计算法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测量间接拉伸应变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陈永周 《轮胎工业》2004,24(7):404-406
研究纳米氧化锌等量或减量替代间接法氧化锌对N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纳米氧化锌等量或减量 3 0 %替代间接法氧化锌应用时 ,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 ,抗硫化返原性能提高 ,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3 0 0 %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增大 ;当纳米氧化锌减量 60 %~ 80 %使用时 ,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能下降 ,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