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海藻酸钠(SA)、氯化钙、微米零价铁(MZVI)为原料,制备了海藻酸钙(CA)固定化MZVI填料(CAZ),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动态PRB模型实验,探讨了CA运用对Cr(Ⅵ)的去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分析了CA避免团聚、堵塞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A凝胶颗粒的运用能显著提升MZVI的除Cr(Ⅵ)性能,CAZ相比MZVI对Cr(Ⅵ)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分别提升7.1倍、23.0倍;MZVI利用率的提高是CAZ反应器处理Cr(Ⅵ)水量显著大于MZVI反应器的主要原因,MZVI反应速率的提高是CAZ反应器出水Cr(Ⅵ)浓度显著低于MZVI反应器的主要原因。电镜扫描结果表明,SA与氯化钙交联形成的CA具有丰富的骨架孔道结构,具有骨架支撑作用,能有效克服MZVI颗粒因重力作用导致团聚、降低比表面积的缺陷。CA表层固定的MZVI颗粒与Cr(Ⅵ)反应生成的(FexCr1-x)(OH)3 络合沉淀会冲破CA表层外壳,释放到零价铁-渗透反应墙(Fe0-PRB)系统中,导致PRB反应初期出现堵塞现象;大部分MZVI颗粒被固定在CA内部,CA内部有较多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会控制(FexCr1-x)(OH)3 络合沉淀释放,从而缓解了Fe0-PRB后期长期运行持续堵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污水污泥动态间壁热干燥特性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兴润  金宜英  杜欣  聂永丰 《化工学报》2007,58(9):2211-2215
建立了序批式动态污泥间壁热干燥实验平台,并借此研究了干燥温度对干燥效率、干污泥热值、干污泥有机物含量(VS)、干燥冷凝水有机物含量(TOC)的影响;研究了水分蒸发速率与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低于160℃,水分蒸发速率较慢,干燥效率较低;干燥温度高于180℃,污泥絮体和微生物细胞发生破坏,水分存在形态发生改变,干燥效率提高较大,干污泥热值降低以及干燥冷凝水TOC浓度增加。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某铬盐厂的两种不同污染特性铬渣污染土壤(A土和B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种异位修复工艺(淋洗、稳定化、湿法解毒)去除铬渣污染土壤中总Cr和Cr(Ⅵ)的效果,并采用改进BCR顺序提取法分析了不同修复工艺对土壤中各形态Cr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异位修复工艺对铬污染土壤中Cr(Ⅵ)的去除效果为湿法解毒 > 稳定化 > 淋洗,湿法解毒工艺对A土、B土中Cr(Ⅵ)的去除率分别高达83.26%、92.94%;对铬污染土壤总铬去除效果最佳的是异位淋洗工艺,异位淋洗工艺对A土、B土总铬消减分别达54.87%、80.16%。异位淋洗工艺实现了对水溶态Cr(Ⅵ)、酸溶态Cr(Ⅵ)的泥水分离,是总铬消减的主要原因;稳定化工艺和湿法解毒工艺降低了土壤pH,促进了水溶态Cr、酸溶态Cr及可还原态Cr向可氧化态Cr的转化,因此土中总Cr并未发生显著消减。高浓度铬渣污染土壤经三种异位修复工艺处理后,A土Cr(Ⅵ)仍然残留736.6 mg·kg-1,B土Cr(Ⅵ)仍然残留245.47 mg·kg-1,酸溶态Cr的残留是导致三种工艺修复Cr(Ⅵ)效果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比较了“湿法造粒-烧结“和“干化-烧结“两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流程可行性,分析了工艺流程和原料配比对污泥陶粒的产品强度、吸水率和表观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湿法造粒-烧结“工艺产品不能达到陶粒产品的强度和吸水率要求,污泥“干化-烧结“工艺能够得到合格的产品,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干化-烧结“工艺适宜的物料配比:干污泥50%,添加剂A30%~40%,添加剂B10%~20%.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烧结制陶粒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比较了“湿法造粒-烧结”和“干化-烧结”两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流程可行性,分析了工艺流程和原料配比对污泥陶粒的产品强度、吸水率和表观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湿法造粒-烧结”工艺产品不能达到陶粒产品的强度和吸水率要求,污泥“干化-烧结”工艺能够得到合格的产品,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干化-烧结”工艺适宜的物料配比:干污泥50%,添加剂A30%~40%,添加剂B10%-20%。  相似文献   
6.
铬污染建筑废物不同清洗剂的作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兴润  张艳霞  王琪  舒俭民 《化工学报》2012,63(10):3255-3261
以海北化工厂的铬污染建筑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BCR顺序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洗涤药剂对水洗一次后的建筑废物样品总Cr和Cr6+的清洗效果,分析了6种洗涤药剂对各形态铬的去除效果,并最终筛选出最佳的清洗剂。结果表明:柠檬酸和高浓度盐酸对总Cr和Cr6+去除率最高,总铬达到90%以上,Cr6+达到99%以上;高浓度柠檬酸、高浓度盐酸和高浓度醋酸降低了建筑废物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Cr6+被有机酸自发地还原成Cr3+,导致Cr6+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6种洗涤剂均对酸可提取态铬有很好的去除;由于络合作用,柠檬酸对可氧化态存在的Cr3+的去除效果很好。综上,柠檬酸是较合适的建筑废物二次洗涤药剂。  相似文献   
7.
铬铁矿无钙焙烧工艺是目前世界上铬化工行业的主流生产工艺,该工艺产出的铬渣中铬含量较高且含有六价铬,直接堆存或填埋不仅造成铬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基于无钙焙烧铬渣的组成特点,提出了“酸浸预处理-钠化氧化焙烧-湿法解毒”的处理方法,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无钙焙烧铬渣通过两级酸浸预处理除杂,提高了铬的品位;酸浸渣经过氧化焙烧,实现了铬的深度提取;全流程铬的提取率最高达到73%以上,尾渣中氧化铬质量分数降至5.60%;尾渣经湿法解毒处理,浸出毒性满足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填埋的污染控制指标限值的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无钙焙烧铬渣的深度提铬和无害化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铬渣治理技术的应用进展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渣产量大、毒性强,严重污染环境并危及人体健康.介绍了常用铬渣治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工程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铬渣处理处置技术的选取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是否有可利用的设施、周边敏感区域及处理渣的出路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钠包覆型Fe-Cu双金属PRB填料的除Cr(Ⅵ)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文会  王兴润  董良飞  王琪  何洁 《化工学报》2013,64(9):3373-3380
Fe0与Cr(Ⅵ)发生表层反应使Fe0-渗透反应墙(PRB)利用率很低。针对Fe0利用率低问题,研究了海藻酸钠(SA)包覆型铁粉填料(SAC)和SA包覆型Fe-Cu双金属填料(SAB)对受污染地下水中Cr(Ⅵ)的去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AB效果最好。SAB中双金属的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SA自身对Cr(Ⅵ)的吸附容量很小。SAB2(镀铜1%)的FEI电镜扫描及XP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SA与2价金属阳离子Ca2+交联形成孔隙结构,不仅为双金属的附着提供了大量的吸附点位,还可使Cr(Ⅵ)进入到内部与双金属反应;Cu在Fe0与Cr(Ⅵ)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通过自身化合态变化传递Fe0失去的电子。在中性条件下,对SAB进行动力学拟合,符合准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且随着镀铜量的增加,SAB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随着初始Cr(Ⅵ)浓度的增大,SAB2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下降;随着双金属投加量的增大,SAB2反应速率常数k线性递增。相比SAC和纯铁粉,SAB具有较大的去除能力和较高的反应速率,采用SAB治理Cr(Ⅵ)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厂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试验考察了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采用“湿法造粒-烧结”和“干化-烧结”两种工艺,烧结制陶粒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工艺路线和原料配比对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法造粒-烧结”工艺的产品达不到陶粒产品的强度和吸水率要求,而“干化-烧结”工艺能够得到合格的产品,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确定“干化-烧结”工艺适宜的物料配比为:干污泥占50%、添加剂A占30%~40%、添加剂B占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