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6篇
  免费   1779篇
  国内免费   1100篇
电工技术   2999篇
技术理论   10篇
综合类   1679篇
化学工业   418篇
金属工艺   271篇
机械仪表   1432篇
建筑科学   1046篇
矿业工程   638篇
能源动力   199篇
轻工业   327篇
水利工程   217篇
石油天然气   284篇
武器工业   163篇
无线电   21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43篇
冶金工业   321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489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818篇
  2020年   773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843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1019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智能反射面(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是一种基于数字超材料的新兴技术。通过对IRS上多个反射元的电磁特性进行联合设计与调控,可以实现对于无线通信环境的实时控制,从而进一步解决当前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IRS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基础理论、提升系统通信性能、提升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在设计IRS辅助下的无线通信系统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2.
梁琼  汤奕雄  李弘运  雷栋梁  吴昊 《湖南电力》2021,41(2):46-48,64
充分运用已有的大量数据资源实现智能自动化调度,研制一个通信故障智能研判系统,最大程度帮助电力通信调度员提高故障处置的时效性、准确性,减小故障影响范围,减少人力物力浪费,降低造成更大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杜尔伯特220 kV数字化变电站升级改造为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中,将原电子互感器改造为新型电子互感器配合合并单元的模式。二次设备中,将原有监控系统更换为一体化监控系统;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利用了近年新扩建的两套线路,同时将对侧装置软硬件升级为与本侧同版本的保护,利用软件保护定值或算法完成补偿;其余线路保护、主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母联保护均进行了更换;对电量计费系统的通信规约进行了升级改造,非关口计量表采用SV网络采样,关口计量表采用点对点采样。改造完成后,实现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指标的目的,为数字化变电站升级改造为智能变电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边缘提取的图像拼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车牌识别系统中的图像拼接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提取的图像拼接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获得了理想的拼接效果.  相似文献   
105.
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必要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桥梁工程相融合,从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多个维度,推进桥梁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本文从桥梁信息化、智能检测与安全运维、智能防灾减灾、智能材料等方面,综述了2020年该领域前沿技术和重要成果,总结了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分析表明:BIM技术可以提升桥梁正向设计精细化水平、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准确化程度;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检测技术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桥梁检测的精度和效率;高性能智能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桥梁结构的自感知性、自适应性、自调节性和自诊断性;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为桥梁智能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未来应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桥梁设计、建造和养护的全生命周期,顺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桥梁强国梦。  相似文献   
106.
李明珊  张超  杨朔  王浩 《橡胶科技》2021,19(4):0182-0186
介绍275/70R22.5 BY568智能公交专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971 mm,断面宽279 mm,行驶面宽度242 mm,行驶面弧度高8.3 mm,胎圈着合直径569.2 mm,胎圈着合宽度222 mm,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1.011,胎面采用纵向折沟花纹变节距设计,花纹深度21 mm,花纹周节数60,花纹饱和度79.6%。施工设计:胎面采用全分层结构,胎体采用3×0.24+9×0.225CCHT钢丝帘线,1#带束层采用4+6×0.30HT钢丝帘线,2#和3#带束层采用3+8×0.33ST钢丝帘线,4#带束层采用5×0.35HI钢丝帘线,采用一次法三鼓成型机成型,双模硫化机、氮气工艺硫化。成品轮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成品轮胎充气外缘尺寸、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由于波浪储量丰富,具有随机性,如何控制波能转换系统捕获最大波能和控制并网电能质量成为波浪发电的核心问题。简述了波能转换装置实现最大波能捕获的方法,综述了滑模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智能算法、模糊控制、无源控制在控制最大波能捕获以及改善电能质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的控制算法应是多种先进控制算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8.
温控防裂与横缝工作性态调控是混凝土拱坝施工期面临的两大难题,而冷却通水策略是控制拱坝混凝土安全、横缝开合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与横缝性态智能控制方法,并综合应用智能化控制理念、仿真分析工具、自动控制技术构建了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与横缝性态智能控制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有效调控了坝体应力与横缝工作性态、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材料性能、大幅提升了温控施工效率,实现了拱坝温控防裂与横缝性态调控的多目标智能优化。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存在的传感器供电可靠性差、无移动信号区域数据传输难度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物联网络的输电线路智慧巡检方法。首先,研究了风光协同的传感器供电技术,实现了高海拔地区恶劣环境下输电线路监测传感器的可靠供电;其次,建立了异构的输电线路物联网络,实现了输电线路无移动信号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学习对所采集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智慧巡检;最后,将所提方法在某无信号地区110 kV线路的现场运行,其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0.
Fiber-based hygroresponsive torsional actuators provide desirable merits, such as light weight and shapeability, for developing smart systems to harvest energy from moisture which is a ubiquitous natural resource. A key challenge in this development is to realize moisture-triggered actuation combining large actuation and rapid responses. Here, a multiscale design strategy is explored to create high-performance hygroresponsive torsional actuators consisting of chitosan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he superior actuation performance arises from the synergism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at different scales, including 1) MWNCTs accelerate the water transport in primary twisted fibers (PTFs), fostering the rotation of PTFs upon moisture stimuli; 2) in situ-formed hierarchically-assembled twists realize cascade amplification of moisture-triggered actuation. Specifically, PTFs are self-twisted to generate secondary helical yarns, that are subsequently over-twisted to yield tertiary coiled yarn. The resultant yarn actuator can reach a maximum rotation speed of 11 400 rpm in 5 s, output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of 2.4 J kg−1 and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power of 0.053 W kg−1 during contraction. 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first design of fiber-based actuators by virtue of moisture-triggered in situ formation of yarns.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s of multiscale design will enable high-performance fiber-based hygroresponsive actuators toward advanced intelligent textile and soft robo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