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8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531篇
电工技术   1718篇
综合类   668篇
化学工业   612篇
金属工艺   284篇
机械仪表   532篇
建筑科学   228篇
矿业工程   110篇
能源动力   208篇
轻工业   143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171篇
武器工业   112篇
无线电   15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1篇
冶金工业   177篇
原子能技术   152篇
自动化技术   13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9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司乃潮  王晓东  史强军  刘海霞  孙克庆 《铸造》2004,53(11):866-870
运用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动态数据采集分析仪,测试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变形滞回曲线和安装有CuZnAl形状记忆合金耗能器框架结构的减振性能.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循环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方式、不同相变点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循环后的滞回曲线面积及减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用于框架结构的被动振动控制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同时明显降低框架结构的振动频率.马氏体CuZnAl形状记忆合金耗能器具有较大的耗能能力,热机械循环数十次以后滞回面积亦大幅度减小,但相变点高的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滞回面积减小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2.
提出一种孤岛微电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负载下的控制策略,采用分序网络解耦控制,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负序补偿环.对三相负载不平衡下的电路进行分析,得到逆变器分序网络等效电路和逆变器间负序环流产生机理.通过分序网络解耦控制得到电压环参考电压各序分量,引入分序网络虚拟阻抗改进逆变器各序输出阻抗.正序网络采用VSG控制实现正序调频调压和电流的自主分配,负序网络加入负序补偿环抑制微电网三相电压负序分量.详细分析了微电网电压负序分量与负序补偿系数和逆变器输出电流负序分量的关系.负序补偿环采用自适应控制,在实现微电网三相电压平衡的同时根据逆变器额定容量自主分配输出电流负序分量.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针对传统锁相环在电压不平衡及畸变时锁相误差大、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根据软件锁相环(SPLL)的原理提出一种滑动滤波器(MAF)前置锁相环,并通过一种快速不平衡分量抑制及相位延迟补偿的方法来改善MAF性能,有效提高了锁相环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锁相精度.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及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对所提出的锁相环控制策略在三相电压不平衡及电压畸变的条件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SPLL锁相误差小,动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4.
55.
根据非晶带材对带厚和横向厚差的要求,结合Lenze伺服系统在非晶制带机组上的应用,简要介绍了Lenze伺服装置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6.
Angular-dependent magnetic Barkhausen nois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ASTM 36 steel samples for various values of applied uniaxial stress. The maximum differential permeability and the coercive field are obtained from this Barkhausen signals. The angular dependence of these macroscopic magnetic properties is studied. The tension for which the magneto-elastic energy balances the anisotropic energy is estimate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omain wall theory.  相似文献   
57.
采用TEM技术研究了具有不同热处理组织的Ti-25V-15Cr-2A1-2Mo-0.2C合金存在540℃,250MPa,100h蠕变作用后的变形结构。结果表明:位错环组是合金蠕变变形结构中的典型位错组态;合金的蠕变抗力随β基本上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析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微量能提高蠕变抗力的合金元素,如Si元素等,是改善合金蠕变性能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8.
在分析环槽形内侧凹塑件结构特点及模具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此类塑件的注射模.着重介绍了模具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巧妙地利用滑块与斜滑块联合抽芯机构解决此类塑件的脱模难题.  相似文献   
59.
毕荣山  杨青青  陈宸  项曙光 《化工进展》2019,38(4):1696-1701
下喷式环流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强化气-液两相反应过程的新型装置,虽然已在工业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对其理论研究远未成熟,其工业装置的设计仍依赖于实验和经验。本文借助实验室自制实验装置,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环隙气含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喷射器的吸气量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不同条件下喷射器最大吸气量的性能曲线;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气相流量、液相流量以及喷射器安装位置对环隙气含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对气含率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的增大,气含率快速提高,而喷嘴位置对气含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考虑到增加气相流量和液相流量所需要的能耗和设备代价,通过增加液相流量来达到提高气含率的目的是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0.
Each controller in multiloop control systems for multivariable processes can be tuned sequentially with the ultimate information for the paired input and output while former loops have been closed, and hence, 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autotuning methods can be applied. In this sequential autotuning for multiloop control systems, several iterations are usually required for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when pairings are undesirable, the autotuning sequences should be repeated with correct pairings, which result in long field experiments. Here, to avoid this drawback, a simple method to identify process models while loops are being sequentially tuned is proposed. The identified models can be used to correct pairings of multiloop control systems and to improve tuning performances without several field iterations. In addition, they can be used to obtain model-based control systems such as decoupling contro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